从白蛇传开始

第50章、拜年(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他不是在练字,有这些的春联,他觉得他一年都不再用写字了。他是在设计热水袋。

对,就是设计。这是古代没有塑料的,布就更不行了。本来海鱼的鱼膘是最好的,可这是古代,有谁会到深海去捕鱼?那不是捕鱼,那是自杀。

烧炕也是个办法,可现在是冬季,想弄炕得等天气转暖,土地化冻才行。而且这炕只有宁母可以享受,别忘了他已进学了,所以他更需要的是一个可以随带随走的暖水袋。

也许用皮子行,但是怎么硝制,怎么才会不漏水,这得问商家了。

大过年的,商家是不会营业的。这是古代,不是现代。比起金钱收入,古人显然更重视亲人间的团聚。一起吃上一口团团圆圆的年夜饭。

除夕已过,接下来便是拜年的时间。往年,宁采臣家没有任何亲人,所以也就没什么人给他们拜年,但是今年不同,他们多了一门亲戚,所以宁采臣一家哪儿也没去,老老实实等着人来给他们拜年。

呃?往家他们一家两口也是哪儿都不去。

不过这意义绝对不同。往年是没得亲人,想拜年也没有个去处。再加上年雪之下,天地发寒,他们也没有什么遮寒的衣物,自然要呆在家中,以度过这个寒冷的季节。

到了下午,李公甫一家果然来了,带了拜年的礼物。宁采臣作为长辈,除了必不可少的红包,一些场面话也是要说的。

年幼的告诫年长的,怎么看,都觉得别扭,可是这是华夏,千万年来的传承如此。辈分高的永远是长辈,并不会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

更重要的是,宁采臣说什么,李公甫自己也并不觉得丢人,反而觉得很亲切。

宁采臣的身份,村人虽然全都知道了不得,但是读书人毕竟与他们隔了一层,远不如公差与他们惜惜相关。

宁采臣家有公人拜年,与公人是亲戚的事实,他们是现在也才知道。

这不仅不会损坏宁采臣在村人中的地位,反而让村人更是高看宁采臣一眼。毕竟这宁采臣今后会为官,也是今后,而且为了官,也不一定会在本地。

公人就不同了,公人就在眼前,而且还是必然要打交道那种。

不是宁采臣家男丁单薄,没有老人在,村中恨不能立时给他家一个三老的名额。

所谓三老是古代掌教化的乡官。战国魏有三老,秦置乡三老,汉增置县三老,东汉以后又有郡三老,并间置国三老。

三老类似族长之类,自然权力极大,只是族长的对象是一个宗族,三老往往是地域姓质。

既然是拜年,自然要叙说亲友之情。宁母把宁家这一支的生活生存情况叙说一遍,李公甫也说了他的,其中多有感慨。

宁父是死在了劳役,可李公甫他家看上去更惨,一场瘟疫夺走了两个老人的姓命,这比起宁采臣家似乎还要不如。就更不必说现在两人的身份了,一个是前途无限光明的读书人,一个却是入了胥吏的贱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