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无须徭役者开口要求服徭役,也难怪村老们不好张这个口。
“王老,这么严重吗?”宁采臣知道不是迫不得已,村老们是不会动他的脑筋的。
作为封建捧起来的村老,他们也是封建制度最坚定的拥护者。他能到宁采臣这来,说明事情已经极度危急了。
“唉!”王老叹了口气。不是他不想说,而是说不出口。
就和宁采臣一样,村老们也是封建制度的受益者,他们本该全村扶持宁采臣这大才子,可是现在……
“王老,我们去看看。”
宁采臣没有再问下去,而是想了一下后,决定亲自起身去看看。
“嗨。”王老应了。宁采臣能去最好不过,这比他说要好得多了。
外间都传言宁采臣是个苏轼苏东坡式的大才子。他们这些人可不知道文人们指的是宁采臣做诗词时的狂放不羁像苏东坡,对他们来说,苏东坡是个好官,这就足够了。
也许文人记住的是苏东坡的好词,但是百姓们记住的永远是好官。
杭州,谁能想到杭州会缺水。
不,不不缺水。西湖、运河,全都水源不缺,但是这田地,却干涸得厉害。
江南的水稻需要大量泡在小中,水深至少得一掌以上,但是这田中的水,宁采臣伸手试了试,不过才一指。这还是农人不断向田地里灌水的结果。
田地如此饥渴,宁采臣首先就想到了旱魃,不过他又很快否诀了。旱魃一出,赤地千里,不会仅仅是缺水。
可是这样,别说是丰收了,能不枯死,便不错了,减产是肯定的。
宁采臣想到旱魃,也就想到白素贞姐妹,或许请她们降雨,也能解决。
想想,同样否决了。
不说白素贞她们降雨动静会有多大,光这不是简单的白蛇传世界,他便不得不小心。
不说各种仙佛门派,就是抢了一方龙王的工作,会不会引来什么大麻烦,便不能用这种方法。
“王老,开挖河渠之事,采臣我当仁不让。需要多少银子,请告知于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