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蛇传开始

第124章、名将(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宁采臣要做的是控制好浩然正气,不要影响了符咒施术便行了。

文衙内真的很给力,把他老爹都请了来。由他老爹出面,地方上的厢军都统、将军都有出面。

唯一遗憾是,宋朝的重文轻武,以致文人几乎全体缺席。

“这就够了。武道是只有武者才看得明白的。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来与不来,无关紧要。”宁采臣安慰他道。

这时,一将军走了进来,听了,大声道:“你这书生很好。早知道这书是你写的,还是写我们武人的,我非让我军中的小崽子们,一人一本。哪用得如许麻烦!”

《凤舞九天》实在不好卖。崔老板便把宁采臣的名头打出去了。就连这斗武大会,文衙内也借用宁采臣的名号。

说服他爹时说:“宁公子为武人著书立说,却没有人欣赏。为了让世人认知武道,不惜请来武道高人以演武。这等盛事,我等武人不支持,还有何人支持。”

这一番话不要紧,所有军官,能来的不能来的,全都来了。并对宁采臣好感大生。

武人在宋朝的地位实在是太低了,为了让武人从军,朝庭竟然在人脸上刺字。

平曰里别说宁采臣这大才子了,就是普通书生,他们也得赔着小心。万一那人若做了文官,他们不就惨了。

纵观开朝以来,有哪个文人会高看他们武人一眼?更不必说著书立说了。

面前这武将,一身常服,并没有做武将打扮。

文衙内赶忙上前介绍道:“这位是呼延灼呼将军。呼将军是汝宁郡都统制。今路过杭州,特意请来。”

呼延灼哈哈大笑道:“若知杭州有宁公子这等人才,我呼延灼早来拜见了。”

“不敢不敢。是学生拜见将军才是。”

宁采臣说的不是客套话。

呼延灼,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嫡派子孙,祖籍并州太原(今属山西太原),上梁山之前为汝宁郡都统制,武艺高强,杀法骁勇,有万夫不当之勇。因其善使两条水磨八棱钢鞭,故人称“双鞭”呼延灼。在梁山排座次时,呼延灼位列天罡星第八位,上应“天威星”,为梁山第八名好汉,又被封为“马军五虎将”之第四员。梁山受招安后,随宋江征讨辽国、王庆、田虎、方腊,多建功勋。班师回朝后,呼延灼被封为御营兵马指挥使。后来率领大军,打败了金兀术四太子。

这样的人物显然让宁采臣吃惊不小。

是,宋朝是有水泊梁山,是有梁山起义,但是这呼延灼可是小说中的人物。历史上是没有此人的,只有呼延绰。

“将军之名可是灼烧之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