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句话,名士等级为:一等,国之大才,无官位可封者;二等,诗文词句影响深远者;三等,明悟己心,思念通达者;四等,官。
《黄庭内景经》虽为人道之书,却同有三千大道。官做得再好,也不过是身处局中,争之不脱,是故官为末等。
“宁相公,你怎么了?”
“没,没什么。我是欢喜的很了,都忘了自己在干什么了。”宁采臣掩饰道。
圣旨上的龙气入了体,本是欲吞噬敌对龙气,却晚了《黄庭内景经》一步。进去了,便出不来了。
体中的梁山龙气化为名士印。甚至宁采臣猜想,为官、开悟、推绗人道,其最高名士印可能不再是名士印,而是“受命于天”,毕竟到了那个层次已无官位可酬。
这类大逆不道的话,是万万不能说的。可却止不住猜想,毕竟这最低的名士印已是龙气所化。再往上,实在是不敢想。
梁山龙气化印,赵宋龙气并不舍弃,盘旋而上,大有不吞不罢休之意。只是隔着本《黄庭内景经》实在是吞不得。末了,只得化为龙龟样,虎视眈眈,耐心等候。
宁采臣的解释,传旨太监最是高兴:“噫!这就对了。多少人想要官家的墨宝而不得,可不是欢喜的狠了吗?”
“是是,我这就把圣旨供起来。”没了龙气,圣旨也就是块黄布罢了。不过他们不知道,宁采臣自然要随应时代大流。
甚至如果说,他这么做能多得几块圣旨的话,他更是会把圣旨供起来了。
“去去去,快去。我们先在这吃些茶。”圣旨重要,传旨太监知道宁家丁口少,毫不在意宁采臣的离去。
“臣儿,这就是圣旨?”进了屋,早有一大群女子围了上来,引头的便是宁母。
跪接圣旨,她们是没有资格接的,一早回了屋,倒免了男男女女跪在一起的尴尬。
在法理上还称不上读力人的她们,只有这时才得以围观圣旨。
宁采臣说是供好圣旨,但这只是个说词。“母亲,家中还有多少银两?”
“还有二百余两。臣儿,你要做什么?”
“人家来送圣旨,总是要给喜钱的。”
“对对,看我老糊涂了。”宁母拍下自己脑门。“臣儿,要多少?”
宁采臣默算着:五个锦衣护卫,一人二十两。传旨太监要给一百两。“母亲,先给我二百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