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正气不断洗刷着他的精神。
天地秘辛,功德可以成圣。
那么人道功德可以成什么?
成什么先不说,一觉醒来,李宝宝发现宁采臣变了。不是气色,而是气质,说不清道不明,似高贵似逍遥。
“宁大哥。”娇娇脆脆地叫了声。
“你醒了,快来洗洗,用过早餐,我们便上路了。”宁采臣的习惯没有变,一曰三餐。古人的一曰两餐,穷时可以忍忍,现在却不用了。而且他们还要赶路。
面对宁采臣的微笑,李宝宝笑了,这还是那个宁大哥,没有变。
收敛了精神力,宁采臣自然还是宁采臣,没有变。至少他的外表没有变。变的是精神,更加通畅顺达,一切不好的存在,受到浩然正气的清洗,自然更加顺畅。而精神力也越发粗壮凝实了,这更是意外之喜。
要知道无论是修道修佛,精神力总是少不了,一气化三清,说的是气,但若是没有老子的精神,这三清也化不出来。
用完了早餐,他们便去了订船处。船是江南常见的普通乌篷船,白素贞与许仙的相识,靠的便是它。
京杭大运河上,本就是一卷画轴,就像那清明上河图。
春夏相交,四处是葱葱郁郁的绿色,一片生机无限。
看着这穷穷生机,想到今后山河一片血海滔滔,四片荒凉,宁采臣说不出的苦闷。
难不成我什么也做不了了吗?为什么我偏偏不通晓工理专业。
没有先进的枪炮,自己又能做些什么?告诉他们今后发生了什么吗?
不,他们是知道。即使现在不知道,到了南宋也是知道的。自己又能做些什么?
“公子,你们是到京城赴考吗?”幽黑的面堂,艄公搭讪问道。
宁采臣哦了一声,没有说话,只是从沉思脱离出来。
许多人都说“我不爱我的政斧,但我爱我的祖国”,宁采臣却说:“这个政斧我是爱的”,当然如果国土更大些就更好了。
“呵呵,听公子口音便是外地赶考的。每年都有许多公子这样的人物提前来京中赶考,既可以解乏,也可以熟悉环境,访师问友。公子们在京里可是有住处吗?我常年送士子们进京,京里的住处我全都熟,保证是既好又便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