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南唐的李煜会是自己吗?
宁采臣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这一刻他不忍心了。
虽然上一世看史,读到过赵佶,从来不以为他亡国有什么不对。但是这一刻,这么个人,就站在自己的面前。
自己虽然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告诉他人生的悲惨,但是他悟了,他知道是在说他。
看着这么个孤苦无依的皇帝,宁采臣突然有一种冲动,想告诉他,他必须改革军制,必须让华夏中兴。而自己,也有意做一做他的中兴之臣。
赵佶的死就徘徊在宁采臣的脑中,但是却说不出。
史载:宋徽宗赵佶作了二十五年宋朝皇帝,一年零两个月宋朝的太上皇,一年半金国庶人,六年零八个月金国昏德公。
宋高宗绍兴五年也就是金太宗天会十三年,五月,赵佶在金上京五国城的帐篷中呼吸了最后一口气。
当时,他的大儿子赵桓的后妃、宗室和大臣很多人都在身边。漠北的五月,刚刚长出绿芽,松花江中的冰凌还在岸边嘎嘎脆裂,一群群南雁清啸着在天上飞过,在这些往曰锦衣玉食的人们心里激荡。赵佶已经五十三岁了。脸上长满了褐色的老年斑。一头白发像十二月的树挂,莹白耀眼。他偎在一堆羊裘之上,像一块风干的树根。
赵桓,1125年继大统的大宋靖康皇帝、1128年被金太宗完彦晟辱封为重昏侯的侯爷,跪在昏德公、太上皇的身旁,眼里浸着泪花,看着在春风里摇曳的赵佶的孤魂。
宁采臣的目光湿润了。他现在已是宋朝人,而赵佶正是他的君王。
他曾经说过,他爱自己的祖国,同时也爱这个朝代。“陛下……”
宁采臣刚想说什么,赵佶却吃惊得指着一头巨狼,难以置信道:“那,那是什么?”
果然来了吗?
宁采臣收去浩然正气、幻道、神力,站了出来,大声道:“孽障,你终于来了!”
驱使巨狼的武僧一愣,心说:怎么与约好的不一样?
枯瘦僧人说:“阿弥陀佛,看来宁施主还是悟不透,有意插手这救驾之功了。”
“什么?他敢!”
宁采臣有什么不敢的。你们都做得这么过火了,他现在不仅敢,而且还打着让大相国寺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主意。
这是宁采臣第一次主动插手历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