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多吉龙古是外邦友人,是来为太后祈福祝寿的,不能伤了友邦这份“赤诚之心”,这事就这么算了。
可是朕刚刚才因为写了歌颂武者的书,训斥了自己的状元,你这就跑出个武僧来,是怎么回事?
虽说功大莫过于救驾,但是你是朕的儿子。你怎么能和朕对着干呢?
“父皇,这事儿臣也不清楚。”赵煊回说。
广法立即奏道:“启禀陛下,我佛门是导人向善的。虽有怒目金刚,但也只是修真不同法门,称不‘武’字。”
赵佶这才点点头说:“到底是西方来教,修炼也不大气,弄得与武似的,害得状元误会。”
赵佶对这事定了调子。今曰一切尽在掌握,他也不想让这事坏了自己的兴致。
大相国寺已经进入到朝堂,宁采臣也没有再嘲讽了他的心思。嘲讽又怎样?
就是搬走了这广法,大相国寺很容易便能推出另一个人来。又有何用?
宁采臣安心享用这美酒佳肴。有这么个有法力的和尚在,宁采臣的小动作,也就不再再搞。
只有那些没有吃食的进士们,看着宁采臣的佳肴,眼睛都绿了。
即便他们没想到宁采臣搞的鬼,但是有程小蝶在。别说是这本就是宁采臣干的,就是不是,他也会这么引导。
突然,宁采臣发现自己桌子上的菜在消失,从自己这儿消失,在其他士子那儿出现。
宁采臣一看,正是广法在施法。
浩然之气。
如果想交好其他士子,宁采臣早自己做了,哪儿还等得到广法做这好人。
宁采臣是想的明白,想救这大宋,他实在是没有体制内改革的本事。
因为赵佶就是这么一个享乐主义者,不经历天大的变化,他是不会改变的。
本来上一次是极好的机会,但是却让大相国寺截了胡。其实现在想想,就是自己成功了,成了他的救命恩人又怎么样。
面对这么一个连臣子盗卖保护自己禁军武备都不在意的人,想打动他,真的很难。更不必说增加武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