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刚刚才扮演了一番贤明太子。这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反而说道:“你说他为什么这么恨西夏人,竟然连俘虏都不放过?”
“殿下,西夏人不是说了吗?这西夏人曾经俘虏过宁大人的父亲,这才借机报复。”
“因公废私!”赵煊突然大声说,“这宁采臣怎么能这样?怎么能为了自己的私仇,置国家大局于不顾!”
作为一个贤明的太子,这时候这表现,自然是极为适当。没人觉得他是在公报私仇,借题发挥。
只是知道历史的人都知道,这赵佶父子俩干别的还成。要说这治理国家,却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
至于什么全局考虑,这样的战略问题。这才是真的在难为人。
他们能依书直说,这本身便是了不起的成就。
至于他们说的,书上写的,到底具体是什么意思,什么章程?
对不起,不好意思。这是绝对真心不知道的。
他们正全力批判宁采臣因私废公,不识大体……再强调一下,具体意思是不懂的。比如什么是大体?比如为什么原本只有几万几千人的小族,非要他们成为几十万几百万的威胁?
这书上没说,他们也不懂。他们只知道宁采臣的做法是违背了圣人学说的。虐俘,恶对敌国……真真不知道他是哪门子华夏人。
“也不知这宁采臣的书是怎么读的?”
“殿下,殿下!”
越说越起劲,越说越兴奋。仿佛随着他们的YY,宁采臣就真的变得一文不名,是个品德低劣,蝇营狗苛之辈。
然而这时候怎么会有丧门声,怎么可以有丧门声?
“什么事?”
不高兴,极度不高兴。
想我自当上太子,YY一回容易吗我?这谁这么没有眼力劲,扫我的兴。
太生气了,已经顾不上称孤道王了。
大声嚷嚷赶回来的自然是那位小太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