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蛇传开始

第448章、封妻荫子(4 / 5)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奉天承运开头的圣旨是最郑重的一种,一般来说,一个皇帝在位期间,除了册封皇后、册立太子(太子妃)、敕封诸侯王之类特殊大事,是不会用这种格式的圣旨的。

绝大多数圣旨,开头就俩字“圣谕”或者“上谕”。真是奉天承运开头的圣旨,正常情况下也绝对不会派太监出去宣旨,都是部堂高官担任宣旨钦差。

第一次写圣旨,还是写给自家的。老实说,宁采臣都有意用瘦金体去写。

这样保存到后世,那些专家学者们到底是会说这圣旨是假的,还是会说这是赵佶亲手写的圣旨?

可惜这写旨意的字体也有规定不说,末了还要给赵佶过目。

什么?幻道?

你知道为了让幻道在皇宫起作用,我吃了多少苦吗?

而圣旨可是承载国运龙气的东西。

幻道本身也许可以瞒过龙气,但是宁采臣现在还不行。

不要小看瞒过龙气,只是一个“瞒”字。然而龙气本身的特殊姓决定了这个“瞒”字可不简单。瞒得好,就是决定皇位更替也并非难事。

那个老和尚更攻赵佶的记忆,说白了,也就是一个“瞒”字。只是他没有“瞒”好,遭到龙气反噬,丢了姓命。

宁采臣的人道虽然在龙气上比天道修炼者有优势,但是当这优势不足以抵挡力量反击时,是没有人敢招惹的。就是宁采臣也不行。

即使不会丢命,也必然形成敌我死敌。

不会丢命,也不是因为他现在是不死的,而是在于他的道不在天。没有天遣加成,自然不会死。

反倒同为人,又染指了龙气,形成二龙争主之态,这是人道允许的,却不是宁采臣希望的。

宁采臣写好旨意,赵佶看了一下,上了玉璽。立时龙气吐出,国运弥漫,这国运是分与受封之人的,只是此时此刻存于圣旨罢了。也就是说圣旨只是个载体,本身并没有龙气国运。这也是为什么国破家亡,圣旨没有效力的原因。

宁采臣只是觉得可惜,这旨意不能由他自己传。否则他就能好好感应这国运龙气转载的方式方法了。

别误会,不是宁采臣对大宋的龙气起了歹心,而仅仅是好奇。

人是好奇心很重的动物,以前看不见,不知道的东西,在看得见之后,总是想千方百计看清楚它,弄明白它。

宁采臣也不例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