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采臣说着就把大宋即将进攻辽国的消息说了。“这次出使一旦安抚不了,那便是要打起来,甚至有可能回不来。”
这番掏心置腹一说,梁山众人哪个不感动。这可是军国大事,宁大人就这样不避讳地说了出来,看来他还是站在梁山这边的。
看着宁采臣说出军国大事,似乎是件很了不得的事。但是这是华夏。是一个神奇的国度。
这调兵遣将,准备开战,敌国都知道了,反倒是本国人却是最后知道的。
这样的制度下,打了胜仗还好说,一旦打了败仗,百姓连逃的时间都没有。更不用说避难了。
而这次联合金人攻辽,一开始倒是颇顺。可是在金人腾出手,对大宋出兵后,却也是败得有够惨的。皇燕京让捉去两个,大臣嫔妃们一大堆,这还不惨,什么才叫做惨。
这是历史上记载,对于这场注定失败的战争,实在是对其没有指望。宁采臣自然放心大胆说出来,也算是对“草民”百姓打个预防针吧!
梁山人可不这样想,他们只觉得宁采臣连这等军国大事都告诉他们,绝对是再没有自己人的了。纷纷说:“大人,这么危险,您还是辞了这使节吧!回咱梁山,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岂不快活?”
宁采臣摇了摇头。这次可不是因为他爱大宋才这样做的,相反他是讨厌老鼠尾巴的朝代才这样做的。
他这次去除了是做使节外,可还是存了告秘的心思。不求打动辽人,至少也要警告他们金人的小动作,以及战争走向。
金人与辽人血拼一番才好,可不要像历史上一样,尽玩添油战术,让金人各个击破,那实在是太便宜金人了。
也不知道老天爷是不是向着这个野猪皮的胡人。只看历史便能发现,他们每次起来做乱有多么幸运。
真要说他们多么能打,将领多么优秀也不见得。
君不见出了一个岳飞便打得他们满地找牙。这还是大宋的军队,还是个重文贱武的朝代。如果换成秦汉朝代,特别是汉武那种对胡人赶尽杀绝的姓格的人,哪儿还有野猪皮嚣张?还什么“金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喊出这样的牛比话,也不觉得脸红。
吴用说:“食君之俸,忠君之事。你们就不要再逼宁大人了。”
宁采臣好笑得看着吴用,看得他老脸一红。
他又看出我的想法了吗?一定是了。
不过看出又怎样?忠孝节义,有危险便不去,你还有什么资格坐寨主之位。
吴用恢复了平静。因为他知道没人能躲开“忠孝节义”这四字。
谁也不行。这时代如果敢丢这四个字进垃圾堆,那简直是寸步难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