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京城的官员,虽然他没有权力参与制定与辽国的战事,但是他还是知道这件事的。
所以他双目一闭,不再关注头上的威势。
平静下心情,却是闭上双目,感觉更加敏锐,反而使得心跳加速,不敢拖延,慌忙张开双眼,大声说:“回陛下,大将军所言甚是。”
他觉得自己是大声,但是那声音却比平时小了不少。当然,他平时也没有什么机会奏对就是了。
但是这已经是他豁出去了,是抱着不做开封尹的决心豁出去了。
大殿很静,声音不大,同样可以听得清。这是古代把声学原理融入建筑的至高体现。
陶知节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把这责任揽过去了。
这大宋的高官们,哪一个不知道当今官家是个喜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主。
特别是现在,即将对辽人用兵的时刻,更是不宜节外生枝。
童贯见开封尹接去了罪过,他自然也就满意了。至于这人会怎么样?他才不关心,谁让他本就是个“太监”,自然不管后面。
只听蔡京出来奏道:“启禀陛下,既然只是贼人所为,这事就交于开封府缉拿也就是了。”
“相国言之有理。”
巧合,还是无意。在大臣们的联手下,这件轰动京师的大案,也就这么抹平了。
一门心思攻打辽国的赵佶,又怎么会让一群山匪转移自己的精力。
童贯看向蔡京,闹不清这事到底是不是出自蔡京之手,不过他也同样记住了这么件事。
为官者没有这样的警惕心,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他又看向太子,再想到太子算计宁采臣的手法。不由怀疑是不是他主使的,毕竟他才是开封的主官。
哼!别人不知道你是不是在宫中,本座也不知吗?若是你对付本座,本座对你也不会客气。
这样想着,他低下头,以免有人看到他双目眼神。又想道:似乎要与郑贵妃联起手来,否则我在前领军,宫中出事,实在太被动了些。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