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县里房子平时就只有李慧一个人住了,一说起来她就“埋怨”把她一个人留在县里。
送晨曦上学这段路,对晨梅来说也是个锻炼的机会,尤其最近照镜子,看到脸上开始丰润起来后,她就坚持晨曦上下课的接送了。
走到小学门口时,正看到商年青光着个头、穿着大号的校服往里面走去,看到她们,他就老老实实地站住,叫道:“师父、师娘早!师妹早!”
赵阳点了点头,道:“进去吧!”
商年青答应一声,上前牵着晨曦的小手在门卫的注视下进了学校。
在听说赵阳在学校里教授中医知识的当晚,他就将头发一剃,从自家菜园里摘了一蓝子红辣椒,又去买了半扇猪肉,抗着就来到果园里,见面就跪倒在地,求赵阳收他当徒弟。
商年青聪明机灵,前几个月还召唤了上百口子人去镇上“请愿”,在年青一代里很是混得开,但平时除了被他爸妈逮着了,跟着下下地,其余时间就是到处瞎混,也不去学门正经手艺。当时赵阳还说过他,好像也没听进去。
当时见商年青很坚决的样子,赵阳心里是想给他这样的年青人一些机会,但也没说收还是不收,只是说他每周都会去小学里上课,是那种大课堂的课,他要是想学的话,就去听吧。
这次看来他是真的下定了决心了,回去就找到了朱守缘,第二天就进了小学,重新当了一名小学生。
晨梅站在门外和晨曦招了招手,然后问赵阳道:“年青这么大了,和一群小娃混在一起干什么?你平时教教他不就挺好?”
赵阳看到晨曦进了幼儿园的门,才在门卫处签好字,扶着晨梅从另一个门里向宿舍楼走去,一边走一边淡淡地说道:“你不懂,先磨磨他的姓子。”
所谓道不轻传,古代各行各业授徒,只有经过考察,人姓品姓上过了关,才能得到传授。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人姓品姓不过关,也很难沉得下心来学习,最后不上不下的成了半成品,尤其在医术上来说,那就是害人害己了!
当然,商年青在小学里当然不是跟着学小学生的课程,而是抄写默记中医方剂之祖的《伤寒论》和《金匮药略》。
按赵阳的计划,当他熟记这两本书之后,就让他接着背《黄帝内经》、《诸病源候论》等理论书籍,然后就是药物学的《神农本草经》。
经过这三步,商年青对华夏中医的方剂、医理、药物就都有了了解,而他又确实刻苦,扎实下过功夫,然后赵阳才会教他逍遥子的医术。
而在学校这个环境里,商年青的所有表现,都会由各个老师反馈到赵阳这里,也只有经过考察,他才能得到真传,成为赵阳的首席弟子!这是他的缘法,就看他是不是诚心向学了!
正说着话,赵阳的手机响了起来,打开一看是曹佳打来的。
接通,就听到曹佳着急地道:“赵阳哥哥,封校长病了,你快来救救他吧!”
赵阳眉头一拧,既然用到“救”字,看情形病得很重了!但这不应该啊,前两个月,他将送了两颗《五气补元丹》给他,听他说服用的效果很好,后面又给了他三粒,打电话问询的时候,也说感觉身体越来越好了,怎么转眼就到了需要救的地步了?
他沉静地道:“你别急,慢慢说,封校长得的什么病?前一段时间不是好好的吗?是肺上的问题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