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老板自己拿主意吧。”邓名想了想,觉得武昌方面不敢在这个时候诱捕自己的人,做出激怒明军的事情。
紧张地思考了一会儿,叶天明毅然做出了决定,他没有再征求邓名的意见,而是转身望着那个提出邀请的掌柜,点点头应承了下来:“在下也有此意。”
叶天明知道邓名对武昌的市场很关心,此时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在武昌、汉阳两城看看,多带回一些有用的商业情报。
就这样,叶天明跟着陆尘音一行返回了武昌。
……
陆尘音作为有功名的缙绅,当然不会屈尊去陪同一个商人,这份工作理所当然地落在那几个掌柜的身上。叶天明在他们的陪同下逛了一下午的武昌,他询问了不少货物的价格,又让同伴帮他记在纸上,很快叶天明怀里就揣满了各种资料。
至于武昌这里的盐价,比邓名和叶天明预计的要高。淮盐的成本和川盐差不多,现在都是灶户(用火煮盐)为主,一百斤盐的成本大约是一钱银。而盐商向清廷购买时,要为一百斤盐付一两银子到一两二钱。如果盐商在地方上有自己的销售渠道,赚的钱就比较多,各大盐商也都积极在建立这种属于他们自己的销售网络,湖广这里也是一样。现在大盐商在湖广的销售渠道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他们把卖不掉的食盐卖给湖广的地头蛇。那些没有自己销售渠道的盐商也是一样,他们给武昌地头蛇的价格早先是一斤盐两分银左右,但由于去年长江上的战事,现在已经涨到四分银了。
眼看天色渐晚,陆尘音的掌柜就提议去酒楼吃顿便饭,然后去听段曲子,明曰一早再起来考察市场——通过对叶天明的观察,这些人都认为邓名的兴趣并不仅限于食盐。既然叶天明对武昌市场有这么大的兴趣,那他看够之前显然不会说出食盐的批发价。
“我们随便吃点粗茶淡饭吧,怠慢叶老板了。”在武昌最好的酒楼定下包厢后,大掌柜对叶天明笑道。
说完后大掌柜又转身看着伙计:“可有花雕?”
“有,有。”伙计忙不迭地答道,同时还不忘炫耀道:“去年海逆进犯长江,邓逆隔绝交通……”
去年的战事让长江上的交通断绝长达几个月之久,无论是民用还是军用的船只,都被邓名和张煌言一扫而空。代理两江总督的蒋国柱为了今年的漕运,又进行了一通大肆搜刮,造成长江下游货运的严重萎缩。在运粮的运力都严重不足时,黄酒这种奢侈品自然变得极为稀少,不过大掌柜来的这个酒楼还是有足够的存货的。
伙计的炫耀被大掌柜一声咳嗽打断了,他瞟着叶天明的表情,责备伙计道:“我们是来饮酒听曲的,是来听你说什么打仗的事的吗?”
“小人知错了。”伙计连忙欠身道歉。
“今天都有什么好菜?”
听到这声问话后,伙计像是顺口溜一样地报出一串菜名。叶天明稀里糊涂地什么也没听懂,偏偏大掌柜还客气地询问叶天明觉得哪道菜不错。
“大掌柜说了算。”叶天明不好意思说他什么也没听懂,就客气道。
“那怎么行?本来就是粗茶淡饭了,当然得由叶老板来点了。”大掌柜却不容叶天明推辞。
对这个酒楼来说,几个商行的掌柜都是常客,所以他们才一走到门前,伙计就殷勤地把他们引进门,不用吩咐就带他们到二楼雅座。
“李老板带来的那个外地人,怎么看着那么眼生呢?”走进厨房后,一个伙计忍不住对同伴小声嘀咕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