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絮涵的小腹现在已经凸起,即使66式也是不可能了,李墨白不由有些后悔,早知道当时一定穿上雨衣,也不至于现在娶了媳妇儿却依然上火。
随着张大千名画拍卖事件的冷却,加上李墨白总是婉拒记者专访,来李墨白大宅门前围堵的记者也逐渐消失,国内的记者消失了,而《时代周刊》的珍妮弗却是登门了。
珍妮弗大咧咧地来访,李墨白却是不好拒绝,毕竟已经拒绝了很多次,甚至很多国内记者开玩笑的时候都说‘你被拒了算什么,时代周刊的大记者都不知道被拒多少次了’,虽然是一句玩笑,但是也从侧面证明了珍妮弗的锲而不舍。
总体来说,国外的记者,除了狗仔和专为政党服务的记者,中立记者的职业道德却是比国内的记者不止好了多少倍,比如珍妮弗,虽然总是诶拒绝,但是却一直在了解中国,了解李墨白,基本功做的足足的,不至于惹恼被访者。
珍妮弗来访的时候,已经做好了被拒的准备,早已经知道凡是登门采访的记者得到的答案永远是‘白少不在’或者‘白少很忙’。
不过令珍妮弗没有想到的是,李墨白竟然答应了见面,在佣人的引领下,来到了正方的客厅,便看到李墨白坐在客厅中喝茶,心道今天真是上帝保佑,主编都在关注的对象,要是自己不能搞定的话,实在是太可惜。
“李先生,谢谢你能在百忙之中接待我。”珍妮弗一脸微笑地用蹩脚的中文说道。
“欢迎欢迎,请坐请坐!”李墨白倒是没有托大,起身相迎道,“不过你还是说英文吧,你说的中文在我听来更像是外文。”
待到珍妮弗坐了下来,李墨白用英文说道,“珍妮弗女士,请喝茶,这是武夷大红袍,希望你喜欢。”
“李先生,很高兴再次和您见面,能坐下和你喝茶,更是荣幸!”珍妮弗没有再秀自己的中文,而是改用英文说道,“这次来拜访您,还是希望您能接受我的专访。”
珍妮弗虽然做足了功课,但是对于中国人的习惯还是了解的不透彻,哪有一上来就说正事儿,不过李墨白却是不在意,西方人向来都是先说正事儿,“珍妮弗小姐,我很抱歉,虽然《时代周刊》是世界影响力最大的周刊,但一样不了解中国,也不了解我,我不希望别人误解我的观点。”
李墨白也没有客气,而是直接说出了原因,传媒都是为政党服务,很多时候总是会断章取义,对于大型传媒而言,受访对象更是不能决定自己说的那句话会被采用,一不小心就会身败名裂,尤其是对于现在的李墨白而言。
“李先生,我想您还是误解我们了,公正而客观地报道重要的新闻事件向来是我们的宗旨。”珍妮弗见李墨白虽然还是拒绝了,但却没有放弃,“几个月以来,我一直在了解您,您博客和围脖上的每一篇文章我都有阅读,我也是您的粉丝,在您的影响下,我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相信美国人也是一样,在他们了解您之后,他们也会喜欢您,也会喜欢中国这个热爱和平的国家。”
珍妮弗开始淳淳善诱,接下来又是如数家珍般说起了李墨白的在博客或者围脖上的文章和观点,更是说起了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李墨白则是坐在那儿言言不发地听着珍妮弗说话,直到珍妮弗说的口干舌燥,李墨白才说道,“珍妮弗小姐,谢谢你对我个人和中国文化所做的了解,恐怕我还是会让你失望,因为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平凡人。”
不是李墨白矫情,在李墨白看来,即使《时代周刊》的专访也没有什么稀罕,除非能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那还算是有点价值,能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再说,目前才只是开始,也没有过于耀眼的成绩,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不不,您不是平凡人,您是当代中国青年的偶像,如果您在美国,您一定是各大杂志最喜欢的封面人物,是传媒界的宠儿。”珍妮弗见自己说了半天,李墨白还是拒绝了,颇为不甘心,“李先生,您知道吗,您将有可能登上本刊的封面。”
“或许对于娱乐明细而言,知道能登上贵刊的封面,一定会感激涕零,可是我并不觉着有什么,不过我很感谢你和贵刊对我的关注。”李墨白笑了笑,心道果然是要想强国必先强人心,否则即使经济发展的再好,依然缺少强国的底蕴。
“李先生,您认为以‘中国引领世界’为主题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对于您正在做的事情真的一点帮助也没有吗?”珍妮弗看到李墨白再次拒绝,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