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巨石上有山泉,视野又开阔,午后肯定会有一些动物会过来晒太阳,还是先堵住道路,以防万一好了。”王华安指着巨石,给刘睿解释道。
昨天刚来到巨石的时候,王华安就看到上面残留了不少动物的粪便、皮毛,知道这里是不少丛林动物经常活动的场所。不过考虑到这附近估计再也找不到更好的宿营地,王华安只好是把营地安扎在这里。
布置妥当之后,队伍终于出发了。
因为只是在附近考察,队员身上背负的行囊并不是很重,都显得相当轻松。
今天的第一站自然是巨石底下的溪谷,大家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溪谷中的桫椤进行相关的统计,数量、种类以及最特殊的植株。以后等考察活动结束之后,徐文昌还要对这片桫椤林进行专项的研究,关于这片桫椤林的形成原因、生长形态以及和气候、环境之间的关系,都是他的研究对象。
对徐文昌来说,这片桫椤林还有上一次发现的望天树林、珙桐林,就足以让他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详细的研究,得出一些珍贵的结论。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还有什么事情能够和研究自己所喜欢的事物相提并论呢?
有了目标,大家的行动自然就很利索,很快就兵分两路,沿着溪谷的两边,把所有的桫椤大概清点了一遍。这片桫椤林,光是已经成型的大桫椤就超过了一千株,这样的发现在国内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桫椤林了。
之后,考察组又开始以溪谷为圆心,开始了新一轮的艰难跋涉。
有了王华安这样的积年老猎手跟在队伍里面,有很多事情就变得方便了许多。王华安可以根据地上的脚印、粪便等等痕迹,判断出丛林里有过什么动物经过,或者在这附近栖息。
刚才在溪谷边的时候,王华安就指着一片有点狼藉的水草,说是水鹿昨晚在这里嬉戏。
“黑鹿是什么?”刘睿以前就听说过梅花鹿,其他的还真的不知道。
“黑鹿的学名叫水鹿,是热带、亚热带体型最大的鹿类,最大体重可达300多公斤,因为善于游水而得名。”在旁边的韩正宝接过话头,说道:“它们很警觉,野外目击的概率很小,大部分都是靠蹄印、粪便以及食痕来判断它们是否出现过。老四的判断很准确,这附近应该就有一群水鹿在活动。”
接着,韩正宝开始对周围的一些痕迹进行拍照,并且一边给孟楠讲解,当然了,刘睿也是编外的听课对象。
对于野外科考来说,并不见得每一次都能亲自拍到动物的踪迹,因此,判断动物是否存在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痕迹。俗话说飞鸟无痕,但是陆生动物要想做到一点痕迹都不留下是不可能的。
科研人员往往可以通过动物留下的各种痕迹,判断动物的种类、数量以及生存状态,这样的技巧倒是和猎人有相似之处。
或许,殊途同归这句话说得还真的没错。
对着刚才那片水塘研究了半天,考察队这才又继续上路。
“余老师,我看动物世界里那些镜头拍得那么好,究竟是怎么拍的呢?”一边行军,刘睿一边把自己的疑问问出来。
以前在看动物世界的时候,刘睿总是被那些近在咫尺的镜头所惊叹,他一直在想,究竟如何才能拍出那样真实而又细致的镜头呢?
现在有机会接触到野外的科考活动,刘睿却发现单凭考察组手头上的相机、摄像机之类的设备,恐怕也就能抓拍一些动物模糊的影像罢了。在刘睿的想法里,若是能够清晰地拍摄到野生动物的生活状态,对于研究野生动物将会有着更好的帮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