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娱乐开发商

第一二八章 承认失败,发出挑战(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秦天柱道:“高和低,都是比较出来的。我现在也不否认,但拍摄期间的胸有成竹,不排除有强作镇定的成分,毕竟当时的媒体一片看衰声,我不可能不受一点影响。”

姚记者:“我们南方社旗下的《南方*都市报》,曾对你们剧中大量的植入广告,提过过批评,对此,秦导有什么说法?”

秦天柱:“对于植入性广告没必要大惊小怪!

你们媒体不是说艺术要来源与生活吗?我们的《妻子》是部现代剧,难道现代的人们不是生活在形形色色的商品大潮中吗?我在剧中出现商家的产品,那也是向真实的现代都市生活致敬!

更何况,这些植入性广告,还大大降低了剧集的制作费用。

看过《妻子》的观众,大都为剧中精美的画面和时尚的服装所倾倒,但我可以明白的告诉你,如果没有这些赞助广告的支持,《妻子》的画面质量不可能有现在的效果。

对观众有利,对制作方有利,对作品本身也没有不利的影响,我为什么不可以去做。如果仅仅是出于对艺术创作的某种清高,而对植入广告不屑一顾。那么,我觉得这些人的老观念需要改改了。”

姚记:“秦导倒是能言善辩,好吧,这个问题我们就算过去了。下一个问题,媒体对《妻子》剧中演员的表演都颇有微词,尤其是剧中的一号主角,许多业内人士都认为海青年纪太轻,秦导这样用她,有拔苗助长的弊端,秦导你怎么说?”

秦天柱:“《妻子》剧中启用了大量的年轻演员,尤其是四大主角,都是新人。

我承认,这有拔苗助长的弊端,海青的表演受到很多业内人士的批评,这方面的责任主要在我,作为导演,我没有把演员调教好利用好。

但事实上,直到现在我本人也不后悔,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在一定程度上是放纵乃至推动这种拔苗助长。”

姚记者有点兴趣:“你是说,你有意放纵这种行为?你确定,不是你自己在用人失败后的一种自我辩护?”

秦天柱没有理会她语气中的奚落之意,继续道:“我们可以看看国内的演员,他们一般的职业生涯轨迹。

首先,他们要在艺术院校学习个三四年的表演,然后在各个剧组跑龙套演配角或者在地方话剧团中打磨几年。等积累了足够的演技后,可以担纲些小制作电影或电视剧的主演。

最后可能有几个机遇不错,演技不错,人际关系也不错的演员出来,成为国内文艺圈中的大腕。”

姚记者点点头道:“不错,可这没什么问题啊,干哪行哪业不都是要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秦天柱:“别的行业我不知道,可我们这行,我觉得这样做有问题。

国内是有不少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实力派演员,但他们哪个不都是四五十岁的年纪了,他们的职业黄金期还能有几年?

难道观众对青年演员偶像不在乎不感冒吗?

不是的,青年演员的市场,你不去抢,别人会来抢。你也看到了,国内观众现在追捧港台明星,以前改开初期,又热捧日剧追捧日本明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