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志华调离东海之前,胡福斌刚刚被提拔为东方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除了胡福斌之外,在地市级层面上,还有七八人得以进入高位。
这也是李志华为派系预留的一个后手,加强派系的后备力量,获得更大的话语权,能够保证自己的施政理念得以持续。在当前体制环境下,任何人到了东海,想要摘掉别人的乌纱帽,都是不共戴天之仇,绝对要三思而后行。
胡福斌升官也就是两个月的时间,现在还处于新官上任的时候,韩秦说给他祝贺一下,还不算牵强!
在韩秦和邓玉伦面前,胡福斌自然不敢翘尾巴,连忙谦虚地说道:“老弟,我也是快退居二线的人了,承蒙领导们看的起我,让我跨上了厅级这个台阶。就这个年龄,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庆贺的。韩秦老弟的升迁,与我们不是一个重量级啊!真正的可喜可贺!”
邓玉伦接过话茬,哈哈笑道:“老胡说的不错,我们两个老家伙一起祝贺韩秦老弟高升,预祝老弟早曰成为封疆大吏,早曰进入政治局!”
一听邓玉伦语出惊人,韩秦连连摆手,谦虚地说道:“邓书记,谢谢你的吉言。不过,你的期望实在太高了!邓书记现在是副部级干部,距离封疆大吏还有半步之遥,都非常谦虚,我这个小小的厅级干部,怎么胆敢有这个奢望!”
邓玉伦把个光头摇的像货郎鼓,感慨地说道:“老弟啊,在别人眼里,我这个副部级干部,已经属于高官了!只是,我这个水平的高官,怎么能与老弟相提并论啊!
我现在是副省级,你是厅级,在行政级别上,我仅仅比你高半级,而在年龄上,我却整整大了二十岁?二十年是个什么概念,凭着老弟的为人才华,一切都有可能啊!
我邓玉伦一生阅人无数,不会看走眼的。老胡在这里做个证人,只要韩老弟自己不糊涂,不犯经济错误,把自己下三路适当管严点,绝对前途不可限量!
往大了说,我可以保证,进入政治局啥的,并不是痴人说梦。再往高了说,那就要看老弟的造化了。还是那句话,一切皆有可能、、、”
在官言官,三个人身在官场,大大小小都获得了升迁,就是最开心的事情。欢声笑语之中,不知不觉的,两瓶五粮液已经见了底,三人也有了一些酒意。
在韩秦的虚心请教下下,邓玉伦以省委常委的身份,开始给韩秦分析柳城市的局势,给韩秦指点将来的工作要点。
在辅助系统当中,各种知识包罗万象,唯独没有把当官这门学问收录进去。按照美女秘书的说法,官场之上潜规则众多,根本不是一门科学。既不能划入自然科学,也无法划入人文科学。
按照科学筛选的工作途径,反而无法达到最理想效果,完全依靠个人能力的逢场发挥。在系统看来,只有当官这门学问,是世界上第一难题。
邓玉伦在官场上滚打多年,能够披荆斩棘坐到省委常委这个位子上,自然有起过人之处,有着对体制内规则的独到理解。这些官场老手的经验之谈,绝对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举一反三,很有指导意义。
按照邓玉伦的分析,韩秦晋升柳城市委常委之后,柳城市政斧常务副市长缺编,韩秦与魏东建都是常委市长,就造成了事实上的双常务局面。
放眼全国,也只有深圳存在双常务的独特现象,中央空降了一位,从本土提拔了一位。深圳是全国的试验田,公认的一线城市,无论是政治影响,还是经济水平,柳城与深圳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
事情在那里明摆着,柳城这种变相双常务的现象,只能是暂时现象,不会持久。在韩秦和魏东建之间,一定要选拔出一位常务副市长,来协助张建国来主持柳城市政斧的曰常工作,而不是这样两人分权。
在省委常委会上,关于柳城常务副市长人选问题,马国强提议考察半年再议,就是让韩秦与魏东建同台竞技,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各自使出自己的手段。
表决韩秦晋升柳城市委常委的时候,马国强投了弃权票,这并不代表马国强对韩秦有偏见。这是马国强的策略,他新来咋到,没有任何根基,不想过早暴露自己的立场,需要在两个派系之间搞平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