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神话

NO.296 入缅的傻妞,不回家的爷们(3 / 9)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年轻的没啥底蕴的女人……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京城汰渍档打着合作旗号要吃霸王餐的,这头扁了一顿那边还得过来商量一番,吃个和气饭你也甭管谁谁谁是部长谁谁谁在办公厅走动,说那玩意儿没用,陈果的脑袋泡了福尔马林还在缅甸展示着呢。

陈家的老东西没死,他还活了过来,死孙子……这也叫事儿?死了再生!

换届的时候,只要人还活着,家中出两个国字号的人物,再死两个孙子都是值得的,这一切,就是一种魄力。

居高临下藐视一切的魄力,老头子也是人,可别小瞧了老头子。

……能看穿张贲的人有没有?有。

京城中九大长老谁没有看穿他?可正因为看穿了,才无所谓。至于扶持不扶持,那都是利益博弈之后的讨论,却和个人因素是没有太大的关系了。

留在自家自留地里头一个自家人,总是要靠谱一些,这林林总总地算计下来,才造就了如今的局面。

于是当初黄四郎能够搏下一个雄才大略的名声,而在中海,高层却是知道,黄四郎的底气之高,高于常人。

到了他这种有类寡头的地步,裹挟着的产业已经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个产业链,一个产业区,一个地方经济的脉搏。

中海未必需要黄四郎,可中海的腹地,却就是另外一番光景。

数以十万计的人需要四海实业提供的岗位,海外拓展军团中,四海实业和希腊船王的合作也经历了第二个年头,越是和中国巨富进行合作,越是知道这种大帝国气势的后发权贵们的想法,希腊人的那种奇特观点,也就越发地有类臣服。

臣服于这种权力和财富,这是费德罗的本能感官,但导致他产生这种强烈感觉的人,便是两个,一个是黄四郎,另外一个,则是张贲。

……京城中的谋定而后动,格局之大并不是张贲此时可以玩得起的,傻妞来这里看望男人温存些许的同时,还得带来一些消息,两头的活动,种种投资,百亿的大钞砸在水面上如果连个声响也听不到,自然是没有意义。

缅北的人要闹事,这边就开始鼓动着动手,枪炮炸弹只管挑,那些要销毁的,快要到期的,只管半卖半送或者干脆成车成车地拉。

成品油的油罐车就像是接龙似的,在中缅二号公路上,拉出去足足能够有一二十公里的壮观。

就这般,庞大的产能爆发能力,说这边没有大帝国的气势,说这边没有回归历史主流的意愿,便是朝廷不说,底层汹涌的民意,也是不会答应的。

牺牲几代人早就如今的局面,便是稍稍有些眼力的人,也能够感受到这股大势在涌动。

浓缩到缅甸,就成了战场前沿阵地上的炮火连天,子弹一颗颗地扫射出去,就是无数金钱在哒哒哒哒地从银行的存款中消失。

盛衰终究是有一种不可名状的规律或者轨迹在,但在中国人眼中,却是不屑的,因为四个字——人定胜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