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开口定了调子,当然再没人提出异议,至此,唐逸的五项人事任命全部获得通过,当然,都是处级副处级岗位的职务,根本无关大局,但这几项任命,无疑是唐逸向市府渗透影响力的开始,这点,在场的所有人都清楚。
曾书记默默点头,重病缓医,唐市长年纪不大,却深得缓字之精髓,如果开始这些小步调的人事任命都有人横挑鼻子竖挑眼的,那可就说不过去喽。
就在大家以为崔书记会宣布散会的时候,崔书记却是不动声色的道:“上午接到省委通知,任命原辽东省农业厅副厅长黄琳同志为黄海市人民政斧市长助理,向东啊,过几天黄助理就会来黄海报道,到时你将组织手续帮她办一下。”
黄向东点点头,看不出他脸上有什么异样。
崔书记又转头对唐逸道:“常务会议上,把这项决议也讨论通过一下。”
唐逸恩了一声,随即崔书记宣布散会。
看着黄向东那一副永远木讷的表情,唐逸就觉得有些难受,作他的敌人,总是在不经意间体会到压力,就好像黄琳的任命,想来黄向东早已经提前知道,但他永远不会让你看出他在想什么,甚至,给人的感觉他倒是很乐见自己嫡系的到来。
对于黄琳的任命,已经是自己在省委能获得的最大支持,毕竟,省委里同样风起云涌,在鲁东,终究还是那个派系占了优势,任何一项事关黄海的任命都牵动了无数人的神经,就这小小的市长助理任命可不知经过了多少妥协和纷争。
在帮黄琳活动之时,唐逸也帮陈达和动了动,恰逢公安部成立督导组,共十组,每组三人,其中组长是公安部任命的督察专员(副厅级),带两个组员。一年有二百多天工作在基层,也不跟基层打招呼,也不用基层接待,通过到县级、市级公安机关,包括省公安厅了解他们贯彻上级公安机关决定、命令的情况,另外也调研在贯彻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使得上面的决策得到落实,及时了解基层实情。
陈达和就被任命为督导三组的组长,一年的辛苦后,大概提为正厅也就顺理成章。
第二天市政斧常务会议上,通过了市政斧办公厅副主任、督查室主任,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市物价局副局长,市卫生局副局长,市政斧办公厅离退休干部处处长等五项人事任命。
会议结束,唐逸就在分管农业的副市长马杰以及相关干部陪同下,驱车赶往黄海下辖福平市,参加“福平”地瓜培植成功庆功会。
黄海市科委与福平市第一职业中专培育出“福平”地瓜第三代新品种,推广面积17万亩,单产最高7500公斤,投入产出比为1:9,较当地品种增产1.9倍,单株测试最高重7.35公斤。
唐逸当时听得就是一愣,亩产7000多公斤?怎么感觉像回了大跃进时代?后来翻了翻资料,才知道地瓜亩产确实很高,而大跃进时期地瓜亩产的卫星是114万斤,没错,是万斤,一百多万斤。
在车上,唐逸还在摇头,时代的疯狂,疯狂的人群。
唐逸的司机换上了刚刚退伍的特种兵小武,二十多岁,血气方刚,脸上还有青春痘,但车却是开得极稳。
马市长也坐在唐逸的车里,笑眯眯道:“奔驰就是稳啊!”
唐逸笑笑,却是想起了这事儿,拿出手机,拨了机关管理局刘益望局长的电话,刘益望接通后,唐逸自报家门,随即就问:“益望局长,我用的车什么时候能到位?”
刘益望明显愣了一下,显然他所谓的买新车不过是敷衍,也是给唐市长的托词,这辆奔驰也是崭新崭新的,有奔驰坐,谁又舍得换车?
唐逸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淡淡道:“抓点紧,好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