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天骄

第2304章 首长往事(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当初张一凡在湘省的时候,就曾提出这种方案。要求每个城市发展,制定一个长远的计划。不要东一锒头,西一棒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只要把城市方案做好了,五年,十年,都照这个方案执行下去,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

这个城市肯定会更好,发展起来也十分顺利。

怕就怕有些班子领导人,喜欢搞浮夸,好大喜功,最后落得一事无成。

象此类事件,谁也不能保证说什么一定可以杜绝,毕竟这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

关键还得从干部思想教育抓起,象我国现在的教育,那些老官油子估计是改不过来了,只有在新升的班子里,加强他们的观念更新。

回京之后,张一凡加快了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步伐,决心打造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

现在时机基本成熟,江淮沿海城市基本发展起来,农村经济在这段时间里,得到飞跃性的发展。

张一凡的梦想是,要实现农村城镇化,打造全新的农村经济。

其实这个梦想并不是太难,只要全国实现大联盟,这种日子指日可待。

象江淮之地,就有很多农村实现了城镇化。

大多数农民把自己的地租给花木公司,或者给个人整体承包,其他的人都进工厂上班。除了外资企业,也有村办企业。

由于企业奇多,劳动力短缺,因此连六七十岁的老人家,都可以从工厂接到一定的货源,在家里慢慢制作。象这种情况,农村与工人已经没多大差别了。

而且还有很多农村,把集体的土地拿出来建住房,实行整体搬迁,这样更加可以闲置出大片土地搞开发。当然,这只是江淮沿海以及内地一些富裕的地方,象大西北以及其他贫困地区,尚不能与之比肩。这就突出了伟大的邓小平同志所说的,让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的原则。

毕竟谁也不可能让十根手指一样齐,起步有先后,致富也有快慢。

在回京的几次会议上,张一凡多次提出,要再进一步加大农村经济改革力度,推广农村医疗改革,我们要真正实现幼有所养,老有所依,壮有所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要把农业经济搞上来,我们才能快人一步,实现富国强兵的愿望。

从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我们先是实现了招商引资,致富了沿海众多省份。有了外资的流入,使其入流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于是诞生了很多民营企业。

这些民营企业大都是配套工厂,为外资企业提供各种材料。

这算是改革开放的第一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