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前几场也都出现过晚清时期的作品,但是能够放到第四场来进行鉴定的,若是赝品那绝对是能糊弄过专家的。
他不由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认真的端详起这件玉器来。
这是一尊玉雕龙纹兽耳方尊,高有15厘米左右,该尊圆口,细颈,圆腹。兽耳和颈部绘制蝉纹,腹中刻以蟠螭纹,底雕刻着云雷底纹,纹饰古朴庄重,器形和纹饰都仿自先秦青铜器。
最醒目的,是在腹部下方还刻有“大清光绪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似乎因为常年埋于地下,受到土中所含铅铁等金属元素的长期侵蚀,方尊通体都已经生出了大量黑斑,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二的部分,依稀可以分辨出本身玉色为黄色。
若只是满身黑斑倒也罢了,但是这方尊上居然有着凝润的包浆,好似盘玩多年一般,一下子便增加了鉴别的难度。
所谓盘玩,是指将古玉进行把玩,以达到玉器脱胎通透的效果,一般分为慢盘、快盘和心盘。
慢盘又叫文盘,一般是将玉器佩戴在身上,用人气养玉,使玉慢慢吐出原来在土中侵蚀进入的杂质,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让玉通透起来。
快盘又叫武盘,指的是用旧白布,时不时摩擦古玉使其发热,逐渐吐出于中杂质,甚至可以用水煮,后用棕刷猛擦,不过此种盘法如果掌握不好,容易伤玉。
心盘又叫意盘,算是盘玉的最高境界,一边盘玩,一边品味玉之文化、其纹饰,其刀工等等,即以心养玉。
通过盘玩并不一定会让所有玉都通透,不过因为把玩汗液、分泌物的侵润,则会使玉器表面产生一层光洁润泽的包浆。
如此一来,反却掩盖起一些人工伪造的痕迹。比如这黑斑,如果是赝品制成,一般墨亮发油,然而这包浆同样也会产生油脂,便增加了判断的难度,而且要形成这么润泽的包浆,恐怕是经过多年把玩的。
赵卓可不敢掉意轻心,眯起眼仔细的辨别起来,这玉质乃是黄玉中的上品,色如新剥的熟栗子,俗称“甘黄玉”。
再看这纹饰,显然是模仿先秦时期的青铜器,雕工上层,唯有着黑斑颇有些难以辨别。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