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开片的缝隙细还是宽,只是凭经验来判断的话,那么这鼓起便是每个人都可以分辨的。
众人便都拿起放大镜看着,不由得齐齐的一怔,刚才虽然大家都仔细看过,不过太注意其做工器型方面,对釉色的判断仅是用手摸一摸,看看其颜色和做工,但是对开片方面还真没有注意到。
接着,只听赵卓又说道:“其二,也是釉面,埋藏于地下的陶器,因为经历的时间过长,表面会出现脱釉现象,然而,这种脱釉是因为风化作用导致,所以露出的胎体表面都会显得很光滑,然而,赝品的釉面往往采用电动刻笔攒下来的,尽管也出现脱釉现象,但露出的胎体表面有许多的麻坑。”
仅仅才说了两点,包括朱清在内的众专家都不由出了一身冷汗,一堆人围着这陶器看了也有十来分钟,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这胎体倒也是看过的,但是如今被这么一提点,再拿起放大镜一看,粗看颇为光滑,然而在边缘部分有和明显的小坑,虽然小得如同针孔似的,但是这边缘的小孔和其他残缺部分的光滑,恰好表明是做过旧的,在做旧之前,故意弄出的胎体应该全都是小麻点。
赵卓既然开了口,那就干脆把该说的话都说出来,然后说道:“第三点,其实也是最明显的一点,那就是这真正的铅釉硬度很小,用手指轻轻一划就会出现印痕,不过,如果我猜得没错,这一件大家可以用手指试一试,硬度比想象中的更大。”
本来,用手指刻印这样的方法是不值得提倡的,毕竟如果真品,那上面弄个指甲印上去岂不是破坏文物?
不过,因为已经说出了两个没被大家发现的破绽,所以便有个中年鉴定师真的用指甲却一刻,眉头一下就皱了起来。
这件陶器的釉色和沧桑感给人的感觉便是十分脆弱的,别说用指甲刻了,就是拿在手里,每个人也都是轻手轻放,生怕摔着了,然而这一刻下去,发现釉质相当坚硬。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