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鉴定师

第三十九章 秘色瓷(3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然而,这秘色瓷的绿究竟有多绿,却始终没有人知晓,一切秘底的揭开却是在几十年前陕西法门寺塔的唐代地宫中。

法门寺位于陕西扶风法门镇,系唐高祖李渊定名,寺中供奉佛指舍利。这枚舍利是佛教的至宝,由七个函套装着,一个套一个,最里面的函装着舍利。

因为法门寺的塔突然塌陷,国家在抢救姓挖掘时,发现塔下有个地宫。这个地宫从埋好到发现,中间没有任何人搔扰过,埋了一千一百一十三年。所有的物品都是当时埋下,文字写得清清楚楚,一共出土了2499件文物。

而在这些物品入库单上,明确的写上了“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叠(碟)子共六枚。”

直到这个时候,秘色瓷才真正的展露在世人面前。

在法门寺发现秘色瓷之前,中华古瓷之冠为汝窑瓷,赵卓在状元村偶得的那件宋仁宗款的花浇便是汝窑瓷。

汝窑瓷作为北宋五大名窑之首,其和玛瑙为釉,宫内禁烧,存世量极为稀少,据有记载的数量全世界约一百多枚,然而,秘色瓷的数量却不超过三十枚!

汝窑瓷除了皇室外,朝中大臣及民间富有者亦可使用。而秘色瓷则不然,由于她极其高难的外表雕饰工艺以及严格的釉面退火技术,使得秘色瓷成品率既低、加工时间又长,虽成为世上最为稀少珍贵的宫廷专门御用品。并严格规定:臣子和庶民皆不可用!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而言,秘色瓷的出现,瓷器便开始有了宫廷特征,虽然官窑的概念是从宋代形成的,但是惟独唐朝的秘色瓷,却开始有了官窑的雏形,汝窑瓷在北宋末年徽宗时期宫廷用瓷,距今约900余年,然而秘色瓷作为皇宫用瓷,却距今1100多年。

无论是历史、地位,还是色彩造型上,秘色瓷都一点不逊色于汝窑瓷,而且在数量上更加的稀少,这一切也都让每一件秘色瓷成为稀世珍宝,价值连城!

(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