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鉴定师

第七十四章 又一个上当者(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这对酒盏不过5、6厘米高,直径约有15厘米左右,整体施以天青色釉,淡绿中带蓝,而且明显可以看出,是采用蘸釉法两次施釉,第一层为天青色的护胎釉,外层为透明釉。

其入目处滋润细腻,虽然造型简单,但是看起来却颇为不俗。

赵卓眼睛也微微一亮,看到这盏上还有着一些淡淡的灵光。

侯云慢慢的将酒盏翻到底部,在底部有着三枚支钉,很符合唐宋间烧造技法,不过,待到众人见到那底部的落款时,俱是倒抽了一口凉气,只因那底部以楷书阴刻着一个字:柴。

纪小帆亦是眼睛一下子瞪得直了,几乎是用手抓紧了座位,惊愕出声道:“这该不会是——柴窑的东西吧?”

赵卓微微蹙起眉头,心头也不由得震惊非常,怪不得侯云这么自信无比,原来他手上的东西竟然出自柴窑。

柴窑乃是五代时期后周世宗柴荣的御窑,所以从北宋开始便被称为柴窑。

历史上关于柴窑的记载数不胜数,据说柴窑之物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其制作稀罕精美,更被排在汝、官、哥、钧、诸窑之首,更有甚者,将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的鼻祖。

然而,柴窑至今也未曾发现过实物及窑址,正因为如此,才有柴窑一片值千金之说,至今出土的唐宋窑器多不胜数,然而却没有一件能够符合传说中柴窑的规格,而且,究竟什么色青如天,究竟何谓明如镜,怎么样才稀薄如纸,声如磐,这些古人留下的记载由于没有实物的参考,对现代人而言,便更象是一个难解的谜团。

所以说,如果这件瓷器真的是柴窑之物,那价格便绝对不止千万之数啊。

赵卓一念到此,目光又朝着那对酒盏望去,这一望便豁然大吃了一惊!

刚才在酒盏周围,环绕着至少六枚灵光,然而短短时间之内,竟然消失了一半,仅剩的三枚灵光也比之前黯淡了许多。

而且,刚才因为有灵光环绕,酒盏给人的感觉无论从造型还是釉色上,都有一种如真似幻之感,仿佛一件青色玉石刚从水中捞出一般,润泽细腻,所以当看到这底款上有着“柴”字之时,才豁然联想起柴窑的传说。

然而,如今灵光只剩一半,这酒盏散发的古韵也顿时消失了不少,就好象被抽干了灵魂一般,变得有几分死气沉沉了。

而且在表面上,也露出因为两次施釉而造成的些许结晶来,顿时显得有些粗糙感。

看到这样的变化,赵卓一下子便联想起了孟虹等人所经历的事情,莫非这酒盏也是从那年轻人手里买来的不成?

就在这时,侯云似也发现了酒盏的变化,他使劲的揉了揉眼睛,似乎没料到明明象真品的柴窑酒盏怎么一下子变了个样,这明显的乃是一件现代赝品啊!

评委们也都纷纷私语着,都摇了摇头,直以为刚才都是看走了眼,并没有多想,毕竟,这柴窑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因为这件瓷器可能是柴窑而产生了眼力上的误差也极有可能,不过一镇定下来,便看到了瓷器的漏洞。

柴窑的色为青如天,即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的美感,虽然这句古人的评语对现代人而言太过虚幻,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柴窑器的釉色相当温润古朴,而且其工艺水平比起越窑和邢窑还要高。

然而,这对酒盏在釉色上却显然达不到柴窑的程度,甚至于老道的鉴定师很明显便可以看出这釉色是现代工艺制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