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鉴定师

第八十五章 千万之价(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赵卓微微笑道;“哥窑之器向来以精美优良著称,所以后代多有仿造,尤其是元明清时期以景德镇所仿的最为出名,甚至可以以假乱真。不过,有一件东西却是后代无法仿造的,那就是哥窑瓷器的釉泡,便被称为攒珠聚球。

纪小帆听得连连点头,赵卓继续说道:“所谓攒珠指的是哥窑瓷器的釉内,其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物的内壁和外壁或内身和外身上,而这聚球指的则是比珠更大的一种气泡,其数量要比珠少,但呈圈形排列在器物的内壁之上,象一个很厚的环,这攒珠聚球是划分真假哥窑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而且也是最明显不过的依据,不过因为距离太远,所以你我是看不到了,如果到了近处,拿着放大镜一看,便一清二楚。”

纪小帆一脸钦佩的道:“赵大哥的知识实在太丰富了,谈起任何东西你都能侃侃而谈。”

赵卓还未答话,景瑶便在后面笑道:“他若不知道那才奇怪了呢。”

赵卓听得一笑,自然明白景瑶这话的意思,有这过目不忘的本领,确实难以忘记很多东西。

这时,经过判定之后,评委一致认定这乃是宋代哥窑的真品,由于造型完美,釉色丰满,最终定价为一千三百万。

本来场中最高的还是方路和纪小帆的七百万瓷器,之后的展品价格一直未有突破,最多也就是六百万,而且高价者相当稀少,然而童冬阳这瓷器一展出,竟然把最高价几乎提升了达一倍,顿时场中不少人都惊得站了起来,一个个眼睛瞪得浑圆。

一千多万那是什么概念,若是钞票那可是双手都抱不拢来,然而,就这么一件瓷器却能达到一千多万,自然让圈外人惊讶不已。

然而对圈内人而言,却觉得这价格若买下来也是物有所值的,虽然仅是一件瓷器,但是却是千古流传而来的精品,其沉淀着的历史文化却是无价之宝啊。

童冬阳一宝镇山,可以说是让参赛者大受震撼,后面的参赛者,所拿出来的藏品别说上一千万,连上个六七百万的也都是极少数,不过偶尔有高价者,立刻会迎来一阵欢呼声。

没过多久,童其州便出场了,他所展出的乃是一件官窑的兽耳瓶,造型相当大方得体,釉色饱满。

官窑和哥窑一样,也是至今没有发现窑址的,官窑乃是皇家自办,专门烧制御用瓷器,和哥窑一样,它同样也有着紫口铁足,还有冰裂纹路等特征,不过这种冰纹开片和哥窑又有颇大不同。

官窑的传世瓷器很少,其形质和工艺和传世量同样少的汝窑有着颇多共同之处,至第五场比赛开始到现在,这也是第一次出现官窑之器。

这兽耳瓶端庄贵气,釉层肥美而带大块的冰裂纹,瓷器表面并没有任何的纹饰,但是更感觉一种浑然天成的气质,有着单纯的釉色之美。

只不过,极为可惜的却是这瓷器有着一个不大不小的缺口,虽然这缺口是补上了,而且补得颇为完美,不过还是在肉眼可辨的情况下分辨得出来。

所以到最后,虽然这件瓷器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但是因为这缺口最终价格上有了一定程度的贬值,最终价格也只值了六百多万。

在官窑之器出现没多久后,方右铭便跟着上了台,他所带来的乃是一件茶盏,然而明眼人一看,便发现这并非普通的茶盏,而是黑釉天目碗。

宋代时兴盛斗茶,当时的茶叶多制成半发酵的膏饼,饮用前先把膏饼碾成细末,放在茶碗内,再沏以初沸的开水,使水面沸起一层白色的沫。

因为黑碗能够衬托出白色的茶末,所以统以黑釉碗为茶具,并称之为建盏,多为福建出产,其中以福建建窑所烧制的黑釉碗最受钟爱。

福建建窑始于晚唐,盛于宋,而衰于元。主要是烧制青瓷、黑釉瓷、青白瓷等,最著名的自然是黑釉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