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开了手,程可淑双手扶在了床上,身体往后仰了仰,道:“冬子,你怎么有一百多万?你怎么赚来的?”
赵冬笑了笑,道:“我自己做点生意,也没有什么正经的生意,就是东跑跑,西逛逛。”
“看来我还真是小瞧你了,原来我还有这一个这么厉害的弟弟。”
“那是。”赵冬不免有些小小的得意。
“好了,那我回去休息了,明天还要爬山。”
送走了程可淑,赵冬马上又去弄那个坛子,当把里面的泥沙和外面的淤泥全都去掉之后,赵冬看着这个坛子简直就是爱不释手,精美的外形,绚丽的色彩,手摸上去都有一种圆润饱满的感觉,就算赵冬不懂瓷器,那也知道这是一个好东西了。
欣赏了一会,赵冬在坛子底部看到了奉华两字,而在这两个字旁边还有十二两个数字。
回到床上,赵冬从空间里面拿出了笔记本电脑,开始查找着这种瓷器的资料。
就算是对瓷器不了解,但是因为有了坛子的底款,赵冬还是很快就查到了这种瓷器的来历……宋代钧窑。
宋代钧窑就有这样显著的特征,在器具的底部会刻上宫殿的名字,另外旁边的数字现在众说纷纭,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
钧窑是北宋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城内的八卦洞。钧窑利用铁、铜呈色的不同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等多种釉色,以蛋白石光泽的青色为基调,具有乳浊而不透明的效果。钧瓷的又一特征是釉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状的细线,称“蚯蚓走泥纹”。钧窑瓷器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窑奇珍,品种繁多,造型独特,以瑰丽异常的钧釉名闻天下。其成就在于釉中加入铜金属,经高温产生窑变,使釉色以青、蓝、白为主,兼有玫瑰紫、海棠红等,色彩斑斓,美如朝晖晚霞,被誉为“国之瑰宝”,在宋代就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盛誉。
而赵冬这个坛子,则是钧窑里面的一种香炉。
看完了钧窑的简介,赵冬又是去查看了一下现在钧窑的市场价值,而一看之下不由吓了一跳,钧窑现在是越来越被收藏者所认可,器形完整的钧窑,好的都可以卖到上千万,最高的成交价格是一个花瓶,达到了六千多万,而这样的香炉似乎并不多见,淘宝上到有几个,但是价格都不是很高,但赵冬拿自己的跟他们的图片一比,感觉自己的实在是比他们的漂亮的多,要么就是他们的是仿的,要么就不是精品了。
赵冬绝对相信自己这个是真品,要是仿品的话一来不会这么精美,二来也不会出现在旱洞的地下,这时小心翼翼的把香炉收进了储物戒指里面,以后有机会找个古董店去签定一下。
第二天,四个人又去爬山,这一次大家玩的更是开心,下午又去水库上玩了半天,第三天中午才驱车赶回了清平。
“玉娴,冬子,今天晚上到我家里去吃饭如何?”车到了清平,程兆龙发出了邀请。
苏玉娴转头看向了赵冬,并没有直接回答。
赵冬呵呵一笑,道:“好啊,我正想看看程叔叔这大老板家里是什么样呢。”
“哈……你程叔叔也就是一个打工的,哪里是什么老板,冬子你以后肯定是一个老板的材料,那天在华风集团,你就表现的很不错哟。”
程可淑这时转头看向了赵冬,以前她对赵冬只是同学关系,就算是赵冬给了她一些惊喜,但是在程可淑的心里,同学就是同学,赵冬就算再厉害,也不关她什么事的,但是现在不同了,以后大家百分之九十都要成为一家人了,对于赵冬不免就是好奇的狠了,不明白赵冬这个平时在学校里面也不学习,然后又是总逃课的家伙怎么会有那么大的本事,跑到华风集团,而且还弄到了跟苏曰娜的签名照,哪可是连许帅都没弄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