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抽时间联系下他们……”金杨顿了顿,“他们若愿意,可以来这个商调公司发挥才干。别的我不敢保证,薪资绝对要比普通的干警强。”
其实在金杨问道他们时,夏国华就隐隐猜到了什么,他没有打包票,点了点头。
时间过得飞快,酒吧的大铜钟指向下午五点半。
金杨的电话响起。是程保国的电话。
金杨一愣,第一反应是:这么快做出计划书了?
电话也证实了他的猜测。不过程保国很明确地解释了这个计划书的来龙去脉。原来,这份计划书是他当年雄心万丈从京都回来时,和几个手下花了两个星期做出来的。后来一直被束之高阁,没用上。今天中午回去,他打开尘封的抽屉,仅仅在小范围里进行了修改。便迫不及待地拨打了金杨的电话。
金杨道:“你马上来红磨坊酒吧,我正好介绍合作伙伴你认识认识!”
放下电话,金杨给夏国华简单介绍了程保国的情况,忽然若有所思道:“你们的名字中都带个‘国’字,不若起个‘双国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的名字?”
夏国华搪塞道:“你们俩人才是这个商调公司的老板,我就不在里边起哄了。”
金杨正色道:“错!你还是没明白。我顶多参一股。甚至持股方的名字都是你的。我毕竟是官场中人,按政策法规,不允许领导干部经商……”
夏国华颇为意外,连连拒绝,“亲兄弟明算账。我就是给你打工的,你的好意我领了,但不需要额外的馈赠。”
金杨想了想,叹道:“这样吧,我们签个协议。我放弃公司前五年的红利。五年后公司的红利我按年递增收百分之五,直到百分之七十为止,以后就是我七你三。”
见夏国华还有推辞之意,金杨一挥手道:“就这样定了。无需再论。目前还不知道这个公司什么时间才能盈利,到底是盈利还是亏损,现在说什么都没用。”
夏国华心想,以后真赚到红利,我再转给他不迟。也就没有再推辞。
程保国很快赶到红磨坊,手里夹着一个文件夹。活脱脱某个政斧公务员形象。
金杨起身相迎,为‘双国’作了介绍后,让他们俩开始接触交流,自己默默翻开一叠A4文件纸,大约看了五分钟。他抬头道:“我提几个意见。一:侦探设备的采买费用过低,至少要三十万,现在是信息时代,没有一流的设备,怎么正常进入工作?当然,涉及到资金投入,我们可以分阶段逐步完善。”
程保国赞同道:“我也是这样想的,后期盈利逐渐更新淘汰增添设备。”
“要写入发展规划中去。”金杨看着程保国道:“民事侦察和商业调查为双龙头发展,债权债务的有些小项目尽量不去接触,比如,个人债务清欠坚决不接。这个项目利润低风险大,我在公安系统时接触过几件这样的案子,只要出了人命案,对不起,不管你这个商业调查公司是对是错,首先吊销执照。”
“的确如此。”程保国频频点头。
“社会调查问卷、保险欺诈取证、融资担保调查虽然不是盈利重点,但我觉得这几个项目比较适合培养锻炼新人。商业方面,商务调查和企业打假维权、企业市场、资信、侵权调查等是你的强项,我这个门外汉就不表达意见。至于民事调查服务大项……”金杨笑指夏国华道:“他比较有经验,而且懂法,侦探是他的强项,我建议你们俩位老板各分担一个大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