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杨听他讲故事,不由想起了李刚,这家伙也极喜欢“讲故事”。
“宦官在名义上当然没有孙丕扬的官大。孙丕扬是正二品的高官,而宦官的头子,也就是担任太监的宦官,不过是个四品官,与孙丕扬差着四档。而且宦官是不许干预政事的。准确的说,宦官是明朝出现一个灰色权势集团,一个在典章制度中找不到的权势集团。这个集团有能力让正式制度的维护者给他们让路。孙丕扬不愿意让路,又不敢得罪宦官,不能不让路。双方较量的结果,就是孙丕扬带头放弃自己手里的安排干部的权力,放弃肥缺的分配权,同时也就取消了灰色权势集团的肥缺索取权,任何人都不能凭自己的标准安排干部,一切由竹签和当事人的手气决定。这个抽签制度建立后,吏部的后门果然堵住不少,当时的人们便盛赞孙丕扬公正无私。”
金杨竖起耳朵,他知道这个故事其实是安家杰讲给彭放听的。
“掣签法一出,请托无处容身了,那些权贵,包括孙丕扬的那些花大钱钻营进来的部下,都断了一条财路。没有过人的胆量,或者头上有许多小辫子被人家攥在手里,谁还敢做这种得罪人的事情?自己先断了自己的财路,谁又肯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此外,论资排辈和抽签本身堪称极其高明的流线型设计。如果要发明一种在官场中的阻力最小、压力最轻、各方面都能接受的肥缺分配办法,恐怕那就是论资排辈加抽签。资格和辈分是硬指标,不容易产生争议,这就能够持久。人人都会老的,谁都不会觉得这个办法对自己格外不公平,这就容易接受。已经老的人关系多,经验丰富,常常还是年轻人的师长师兄,年轻人很难公开反对他们,这就让反对者难以成势。至于在相同资格和辈分的条件下抽签抓阄,这是把前程交给天意和命运安排,而天意和命运也是人人尊重,根本就无法反对的。”艾慕国意味深长道:“最后还有一条好处,一旦开始了论资排辈,再要废除就不太容易,代价会很高,因为耐心等待多年的编织了坚实的关系网的人们会群起围攻,说他的坏话,造他的谣言,保护自己即将到手的利益。”
金杨笑道:“好故事。故事要表达的是论资排辈,先来后到。”
艾慕国眯着眼睛,躲着阳光说,“有秩序是文明的一种进步,否则就乱了套。”
金杨暗暗鄙夷,什么秩序,不过是潜规则罢了,还如此冠冕堂皇?
“我喜欢听故事。”金杨谈笑风生地掏出香烟,迎着太阳道:“姚秘书长的香烟啊!”
“是吗?那我也来支。”
两个大秘书坐在阳光下,看着窗外的人群,抽着香烟,看似写意,实际上两人都有满腹的心事。
如果书记和省长开战,对他们来说,绝对算不上什么好事情。一旦分出胜负,总有离开或者下台的一方。
他们谁都不愿意成为失败者的秘书。
领导失败亦等于他们仕途的失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