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中不得不多个心眼,回想起那师兄的话,你还不得不往那方面想,——技术不相高下!
——脑筋转不过弯!
如果,大白兔也这么干,完全可以把这两句话理解为,我们与你们的技术也差不多,你们的成本降不下,主要是你们脑筋不会急转弯。
现在什么世道?发展是硬道理,国企生存是硬道理,脑筋不会急转弯,就会被人家赶出历史舞台。
糖厂奄奄一息,与脑子不会急转弯无关吗?
当初,边陲镇按班就部,能有旅游区的崛起吗?你张建中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走私开赌场,没一样是好事,但边陲镇发展起来了。不管现在如何,至少提升了它的发展速度,改变了它的冷清。
总工程师回来的时候,张建中问:“你师兄也没跟你明说吗?”
“那家伙嘴严得很。”
张建中并不想直说,开导式地问:“是不是我们的原料有问题?”
“从原料上说,我们应该比他们优胜的,比如食糖,我们是直接生产的,他们还要向外购进,仅这一项,我们就应该比他们的成本降低百分之十到二十。”总工程师说,“我个人认为,可能是生产流程方面的问题。毕竟是大厂,又是专业厂,生产流程方面的支出,会比我们少很多。”
张建中问:“少百分之十到二十怎么样?”
“你是说,刚好抵销了食糖那部分的成本。”
“总不会更多吧?”
总工程师似乎自言自语:“还能有什么原料成本比我们低呢?”
“是不是可以用一些替代品?我们认为,只能是这种原料了,但人家用的却是另一种原料,这种原料价格非常低。”
“我不是没考虑过,我把他们购进的所有原料差价都比我们低百分之十,但也无法生产出那么低成本的产品。”总工程师说,“所以,我还是坚持,是技术方面的原因。”
——他们的技术力量比我们雄厚,像我这种职称的技术人员就有好几十个,每道工序都有三几人,仅是生产工序节省的开支就不是小数目。而我们厂,只有我一个,在研制方面还可以抗衡,其他工序就比不上人家了。
——科学是生产力。现在做事,不是靠埋头苦干,而是要巧干,怎么巧?就是依靠科学。
张建中想起那师兄说总工程师一根筋,不仅笑了笑,虽然从表面看,那师兄更像一根筋。
“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他说,“通过化验,从他们的商品里,可以鉴别出他们使用的原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