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方面,我感觉震总书记有可能去看章宁县的土地流转情况,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让章宁县的领导来列席会议,这项工作就由省长赵庆伟同志主抓,会后立刻去章宁县督导,力争让总书记看到真实的情况。”黄庆增每点到一个人的名字,都刻意的在小本子上写了点什么。
“第三个方面,也是震总书记要视察的重点,就是齐鲁重汽集团,这项工作由副省长马爱民同志和江涛同志负责,尤其是江涛同志,要做好回答总书记提问的准备。”
“第四个方面,宣传部门要做好宣传工作,少拍人多拍事,要抓住新闻点,这项工作由宣传部长箐华同志负责。““孟祥斌同志要把省城的卫生搞好,把所有卫生死角进行彻底的清理。”
“其他领导同志,根据自己分管的部门,先期进行自查,总书记说不定会看点什么内容,同志们!接待中央领导视察,我们也不是第一次了,大家一定要各负其责,谁出问题我找谁算账!具体时间和线路等通知,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黄庆增看了看众人问道,在这种时候谁会没事找事啊。
见众人没有答话,黄庆增站起来说道:“散会!马爱民同志、江涛同志去我办公室。”
在黄庆增的办公室里,马爱民、江涛、黄庆增三人又仔细研究了总书记可能要提问的问题,针对性的设计了答案。
两天后,震总书记乘专列来到了齐鲁省,在济北市火车站坐上迎接的中巴车,震兴华不顾舟车劳顿,命令车队直接去了齐鲁重汽集团。
参观完重汽集团下属的特种车辆公司和附属医院后,震兴华来到了重汽集团的总部会议室,听取了马爱民关于重汽集团的改革情况汇报。
就在江涛准备汇报的时候,震兴华打断了江涛的发言:“江涛同志,你就不要念稿子了,我来问你几个问题,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和央企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你打算怎么解决重汽面临的这些问题?”
听完震兴华的提问,黄庆增和马爱民都为江涛担心起来,他们没想到总书记问的问题高度这么高,黄庆增紧张的手心都出汗了。
江涛放下手里的稿子,看了震总书记一眼,不紧不慢的说道:“震总书记,各位领导,我认为不管是央企还是国企,它们的生死存亡都是由市场决定的,体制、机制、管理的问题都是表面现象,企业不善于经营,没有适销对路的商品,丢失了市场。没有市场的企业,即没有了生存的基础和前提,员工看不到市场前景,丧失信心,企业就没有了凝聚力,管理必然滑坡,企业必定要亏损。”
震兴华没想到江涛能把问题分析的这么透彻,不禁点头赞许,“江涛同志,你有什么好的对策吗?”
“总书记,各位领导,我认为要想彻底扭转国有企业的亏损局面只有走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改组,我用十六个字来概括就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用市场来指导生产,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约束人,用制度来要生产力,要效益。“江涛是侃侃而谈,黄庆增和马爱民暗自长出了一口气,心里对江涛已经是刮目相看了,这个人还真是个多面手,天生的当官的料,政客。
“好!”震兴华不禁带头鼓起掌来,会议室里顿时掌声雷动。
“江涛同志,你打算怎么带领重汽集团走出困境呢?”震兴华并没有就此放过江涛,他又追问道。
“总书记,各位领导,重汽集团跟其他国企一样,也存在上述问题,我们已经开始了内部的管理改革,用人是能者上庸者下,重金奖励发明创造技术革新,淘汰过时的产品,开发适应市场的新产品,原材料包干到人,节约有奖励,现在经过半年多的努力,重汽集团已经实现了盈亏平衡,目前我们正积极的跟国外的先进公司沟通,打算合资兴建新厂,如果这次合作成功,对重汽将会是一个质的飞跃。”江涛说道。
“哦!可以告诉我你打算跟哪国的公司合作吗?”震兴华兴致勃勃的问道。
“对不起总书记,事情没有谈成前,不方便透漏。”江涛出人意料的答道,黄庆增的脸霎时变绿了,其他人也都大惊失色。
“呵呵,你呀!我明白,这是商业秘密是吧,我不问了,等你的好消息吧。”震兴华笑道,心里暗暗佩服江涛的胆量和智慧。这个问题难度真的很大,不回答就是驳了国家一号领导人的面子,回答了就会给美国政府一个压力,反而带来相反的作用,作为国家的总书记,震兴华哪能不知道重汽的合作对象呢,他也是有意而为之。
看到总书记没有生气,黄庆增等人总算把心放到了肚子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