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客气了。学长这么尽心尽力地筹办校友会,真是让兰月汗颜不已。”兰月微笑着,坐到了颜雅为她准备的装饰椅上。
颜雅端坐一侧,不时为两人添点水,倒点茶什么的。对于丈夫的手段,颜雅只有佩服二字可以形容,当日商议完毕,丈夫便以筹建麻省理工大陆区校友会为名与兰月搭上了线,也说不得丈夫瞎起劲,要知道他原本就是麻省理工亚洲校友会的名誉副主席。
对于麻省理工在大陆的人脉,正是兰月此时此刻求之不得的。她与徐究研可谓是一拍即合。
一番商议后,两人最终做出决定,校友会定在4月10日,于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举行。
正事商议完毕之后,徐、兰、颜三人又稍许谈了谈对亚太时政的观点以及看法。
对于徐究研所在的圈子,兰月稍稍做了试探。据她在日本时所做的了解,徐究研的圈子在大陆高层中亦是赫赫有名,如此助力,岂可轻言放弃。
话题逐渐转移到了今时今日华夏的政经领域。
“要研究华夏的政治经济,必须从他的干部架构这个层面着手。一代有一代的特质。以目前而言,华夏干部储备的第三梯队已逐渐成型,高知高能,可以说是他们的代名词。。。”
徐究研一步一步引导着话题。
“比如发改委的黄伟新,组织部的朱行,国资委的李向,还有天津市政府办公厅的宁小小,上海市委组织部的杨子,大连市的副市长秋千群,S省HY市的市长叶天。等等,不一而喻。”
当徐究研提到叶天这个名字时,兰月的秀姿不可避免地轻微一震。
“兰学妹,怎么了?”徐究研轻声问了一句。
“噢。没什么,学长,您继续说。”
“华夏现时期的政策,更多地体现在他们的身上。他们是华夏政坛最灵活的一群,可以时刻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可以不必受到高层无可避免的繁多约束。他们所说的所做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高层政改经改中的崭新尝试。”
“在这些官员中,我最欣赏的有三个。一个是发改委的黄伟新,一个是HY市的叶天,还有一个是国资委的李向。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股朝气,这股朝气,是我在当年的俄罗斯很难找寻的到的。”徐究研半真半假地说着。
而兰月明显陷入了某种恍惚。
北海边,未明湖畔。。。童年的率真、懵懂,一幕幕重回眼前。
两年前,她在东京工作时,也曾注意大陆这边的动向,那时正值叶天风头最劲之时,却也是她感情最为脆弱之际,她与远在挪威的丈夫正协议离婚。
叶天。。。
眼前渐渐又浮起了他模糊的印象。一种萌动在心间豁然而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