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耶,雨秋来,一起帮忙……”苗玉香最是听靓靓的话,只要一奶有吩咐,她是无不遵从的。
诸女闹了起来,凌寒就撤退了,“你们慢慢的玩,我还得去看份文件,省长不是那么好当的啊!”
……
省委班子的调整让旧有官员们很不适应,他们现在都找不准自已的位置了,这队站还是不站?站,往哪边站?不站,又如何自处?这个问题围绕着省委10名常委,鲁东是经济大省,省委班子共计15名常委,郑、凌、海、张、卢五个人之外还有十位呐,除去济州警备区司令另九人都是政治内圈的。
省政斧这边连凌寒在内占4个常委名额,他和张战东之外还有两位副省长挂着常委,都是主抓经济建设重要工作的副职,省委这边还是有优势的,按正常情况来说,大家还是要听‘党’的指挥嘛!
那么党委书记肯定就比党委副书记权威强了,郑介之肯定要比凌寒有优势,这一点谁也看的清,所以大多人还是要看重郑书记的态度的,省委的工作还是以郑书记为中心开展的,凌寒只是协助!
除了他们几位,旧班子人员的调整都没有进行,这倒是给了他们一个人事角逐的平台先试手。
过完年的人代会有省政斧这边有人会动,省委这边也有人要挪走,所谓牵一发动全身,整个局面就有变化了,郑介之也知道自已有些优势,但是这种优势被凌寒在中组部拥有的优势给平衡了,省委班子的人事调整上省委只有建议权,而不具备决策权,拍板的权力在中组部呐,包括济州市委班子主要成员的任免权都在中组部,所以郑介之并不乐观,其它的人也都清楚这一点,只是有些人不清楚凌寒的能力会通到中组部,虽然凌寒过往的资历是让人羡慕的,可人家不晓得你有怎样的背景啊……地方官员自然对凌寒的背景不甚了了,郑介之、海胜威、张战东、卢剑平他们也不会说凌寒的背景,那样对他们自身发展也是一种大压力,让下面人知晓凌寒原来是某某某的后人,那还不全靠过去?
当然,他们也不担心凌寒自已会吹嘘自已的背景,他们都了解凌寒是什么样的人,他向来借助自已的背景去和下面人说事,一来未必能获得人家真心的支持,二来那样做会让人小瞧他,官场上随风倒的官员大有人在,你说‘我是萧书记的公子’,人家还不乐死啊?这可是颗大树啊,赶紧顺着爬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