怔怔地瞧了老爸老半天,柳俊泄气地冒出一句:“爸,严伯伯不知道吧?”
“他知不知道我就不清楚了。”
柳晋才笑得更加“阴险”了。
得,知道就知道!
柳衙内就这么着了,亲也亲了,搂也搂了,你们严柳两位大专员爱咋的咋的吧!
正想到“凶狠”处,柳晋才已经转移了话题:“关于我们地区国营企业资不抵债的情况,你了解多少?”
“啊?”
柳俊正满脑子担惊受怕,脑袋一时转不过弯,愣了一阵才算是回过神来。
“爸,你说哪个工厂?”
“嗯,像地区农机厂、第一铸管厂这几个国营工厂,现在都已经经营不下去了……”
柳晋才点起一支烟,眉宇间又浮起焦虑。
“经营不下去那就破产嘛……”
柳俊不以为然地道。
柳晋才“哼”了一声:“你说得轻巧,破产那么容易?说破就破,那国家资产流失的问题怎么解决?下岗工人又怎么安置?离退休工人怎么办?”
柳晋才一连几个问号,将儿子搞得好不狼狈。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国营企业负担沉重,机制僵化,效益低下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面对蜂拥而起的竞争对手,许多中小型国营企业确实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这个问题,正让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深受困扰。
不要说柳晋才这种级别的干部,便是省里、中央的主要负责同志,也为了这个问题夙夜难眠。眼下还只刚露出些许苗头,更难受的还在后头呢。以至于数年之后,出现了“姓社还是姓资”的两种观点大碰撞,很大程度上,也是由这个问题引发出来的。
老实说,对这样全局姓的矛盾,柳俊虽是重生者,也谈不上有什么彻底的解决办法,只能按照上辈子记忆中的一些东西,给柳晋才出出点子。
“经营不下去,越拖情况越严重。到时国家资产一样流失,工人一样下岗,离退休工人一样无法安置……像这种情况,我认为只有三种办法去解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