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俊微笑着收下了,掏出烟来敬给周国忠一支。
周国忠心里头微微一喜。
盖因他刚刚提到了“内弟”,柳县长毫无不悦的反应,看来这事有戏。
“县长,我今天来,是想跟你聊聊撤区并乡的一些看法……”
周国忠缓缓说道。
柳俊微微一笑,说道:“周主任的意见,肯定是十分中肯的。”
“总体来说吧,我对撤区并乡很支持,这是个精简机构,精简人员,富县强民的好办法。县长高瞻远瞩,胸怀韬略,我很佩服。”
周国忠说道。
柳俊依旧保持着微笑,谦逊了几句。
周国忠跟他谈撤区并乡,他并不意外。要是一上来就拿李国庆说事,不免着了痕迹,雅非周国忠这等官场老手的作风。让柳俊的意外的是周国忠拍起马屁来,也是一套一套的,神情严肃,一本正经。一个五十余岁的老县处级干部,在他这个年轻了二十几岁的晚辈面前,奉承话说出口来,全然没有丝毫迟滞,与周国忠留给他的惯常印象,有点不相符合。
看来一个人要完全了解另一个人,确实是很难的。
“撤区并乡,要想发挥最大的正面效益,关键还在于干部的选拔任用。新的乡镇掌舵人,选得好了,对今后地方上的经济发展,都能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不知道县长在这个方面,有什么章程?”
周国忠继续侃侃而谈。
“周主任的意见呢?”
柳俊不动声色,反问道。
“我认为,要选拔年轻的,有一定经济管理能力,有较高学历的干部……”
周国忠说道。
尽管他不明白柳俊与彭少雄是个什么样的章程,但说出来的这几样,却与柳俊的思路暗合。甚至可以说,压根就是以柳俊自身为蓝本来说的。
柳俊不就是懂经济,高学历的年轻干部典型吗?
料必柳衙内也必定喜欢和自己同一类型的干部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