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知仁心里头就升腾起一股感激之情。柳俊压根就没问他是怎么处理的,摆明对他绝对信任。人家柳县长,关心的是宁北县的官场风气。
“我听说,县委其他班子成员家里,也是访客盈门……特别是彭书记和陆书记家里,客人尤其多……”
潘知仁想了想,试探着说道。
柳俊一笑,说道:“这个很正常。”
“县长,您是在关心县里的干部队伍建设吧?老实说,要是县委班子成员,个个都跟你一样,干部队伍的风气,自然而然就扭转了。”
潘知仁说道,语气很是自然,没有丝毫溜须拍马的意思。
“要是你是书记就好了……”
潘知仁脱口而出。
柳俊微微一笑,也不去责怪潘知仁僭越,说道:“我是书记,也不能搞一言堂。关键还在于班子成员齐心协力,不然,总是要做出妥协的!”
潘知仁就有些丧气。
他是读书人出身,以前是教师,后来编纂地方志,骨子里头,是个很正直的文人,颇有“清流”之风。对于柳俊大力发展宁北县的经济,大力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非常认同而且钦佩。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曰,主政一方的时候,也能如柳俊这般,做一个大公无私的好官员,得到老百姓由衷的爱戴。
可是现在,连他心目中的偶像柳县长,面对官场上种种不正之风,也说出“妥协”二字来,自然不免沮丧了。
“知仁,政治是很现实的,因为政治就是人治。有人,就有欲望,有争斗,有胜利,也有妥协。完全理想的乌托邦国度,是没有的。你今后单独工作了,对这一点,要有思想准备。”
柳俊语重心长地道。
尽管潘知仁比他实际年龄还要大几岁,柳俊却一直扮演的是一个兄长的角色。
潘知仁就点点头,心里忽然涌起一个念头:某非柳县长有意要自己动一动?
“当然,该坚持的一定要坚持,所谓妥协和平衡,出发点只有一个,就是更加有利于开展工作。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原因。这一点,你也要记住!”
柳俊继续说道。
潘知仁又再点点头,细细品味柳俊的话语。
“县长,其实到我家里去的那些人,也并不是都带着东西的,也有一些人是打探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