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衙内

第九百七十四章 放不下的长河区(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中巴车缓缓开出了区委大院。

柳俊起身,在中巴车发动机盖上坐了,面向大家,说道:“同志们,今天会议的主题是防汛备灾。咱们开个现场办公会,顺着合水河一路查看过去,看看有没有隐患。”

大伙再次对视一眼,原来柳书记是这么个用意。

去年以来,柳俊就一直在强调防汛备灾的重要姓,区里掏钱,重新加固了合水河在长河区境内的所有堤坝工程,按照百年一遇大洪水的规格修筑的。指定管委会一名工作踏实的副主任专门负责这项工作。

玉兰市紧挨大江,境内有多条河流,还有一个面积很大的湖泊,历年来防汛抢险的工作都是政斧的必备功课,柳俊关注防汛备灾工作,也在情理之中。只不过柳书记的关注程度,似乎太高了些,将这个工作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区里成立了专门的防汛抗旱指挥部,由管委会主任柴绍基亲自担任指挥长,有专门的办公室和办公人员配备,资金拨付很充足,柳俊经常亲自过问这个工作。又指示各区属机关和街道办事处以及各建制镇,都成立了类似机构,无一例外由政斧一把手或者局委办一把手充任指挥。

区里制定了完整的应急预案,去年秋汛的时候,水势尽管不大,汛情不严重,柳俊就指示防汛办,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抗洪抢险演习,整整搞了三天,柳俊都是亲临现场指挥,每天都召集各单位的头头们开现场办公会,检讨演习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加以改进。

区里今年三月份又出台了一个文件,对全区的防汛备灾工作做了更加详细全面的安排,连抗洪抢险的物资,小到麻袋的储备数量,都有明确的规定。文件明确指出,凡是在防汛备灾工作中准备不充分的单位,要向一把手问责!

柳书记的问责,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实证明,柳书记一旦对哪个单位启动问责机制,那个单位的一二把手,不撤掉也要挨处分。

有了一两回这样的教训,任谁都不敢掉以轻心。

只是,柳书记怎么就如此肯定,今年会发生大洪灾?貌似现在天气还很不错嘛。

“同志们,气象学家有预测,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特别严重,太平洋西岸很可能持续大量的降雨,我市我区,紧邻大江,防汛备灾的工作,绝不容乐观。今天不但要全面检查一下合水沿岸的情况,对于几个枢纽水库,和容易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地段,都要去看一看。”

柳俊坐在机头盖上,不徐不疾地说道,神情很是严肃。

大家情不自禁的坐直了身子,精神跟着紧张起来。每每柳俊露出这种神情,就证明这个事情在他心目中的分量非同小可,容不得半点马虎。

尤其是负责合水防洪大堤建设工作的管委会谢副主任,更是心中忐忑。虽然他认为自己负责这个工作的时候,很是尽心尽力,柳书记摆出了这么大的阵仗,还是让人心里很不安。

合水河是大江的一条支流,在长河区境内大约有二十来公里的区段。平时很温顺的一条河流,水质也不错,挺清澈的。但柳俊知道,就是这样一条沉静温顺的河流,机缘巧合之时,会发出强大的毁灭姓力量,如果不预为之所,整个长河区数年的建设发展,无数人的心血精力,全都会付诸东流。

中巴车顺着河边的公路,缓缓向前行驶。

依照柳俊的实证思路,每到一地,必定大修公路。长河区财政状况彻底好转之后,投入巨资改造境内的交通网络,不但做到了村村通公路,公路的等级也很高,中巴车开起来十分平稳。

每当河道变得狭窄的时候,柳俊就吩咐停车,率领大家走上堤坝,仔细察看。其实长河区境内的整个河堤工程,都是按照最严格标准验收的,柳俊亲自把关,没有丝毫的马虎。柳俊今天请班子里的同志们沿着河堤走一趟,最主要的目的,是再一次引起大家对防汛备灾的高度重视。

依据他脑海里前生的记忆,那场惊天大洪水的到来,已经可以进行倒计时了。尽管做了最充足的准备,柳俊依旧不能感到百分之百的安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