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衙内

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占据制高点(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接下来,就是大型支柱造纸企业的环保达标改造,吴兴平和龙圣汉亲自下到企业,和企业负责人一起座谈,商讨解决办法,又积极联系生产环保设备的厂家,争取最优惠的价格。

关于造纸企业的合并,强强联合,也提上了议事曰程。

与这个政策相对应的是,吴兴平开始削减各个机关的行政开支。依照吴兴平的整体思路,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精简人员,将一些超编的工作人员分流出去,以节约开支。要想做到完全按照编制来定人,事实上不可能,吴兴平也没有打算搞得这么彻底,只是适当的给党政机关消消肿。

饶是如此,吴兴平的举措,也遭到了原南市绝大部分干部的“抵制”。一时之间,党政机关负责人与市委市政斧的关系,变得很是“紧张”,流言四起。

甚至有小道消息公开宣扬,要将吴兴平“赶出”原南去,原南人民不欢迎“瞎折腾”的书记!

抵制的结果,是一大批原南党政机关负责干部被调离。省委党校一口气给了原南市五十个进修名额。柳省长则更加大方,省直机关一下子给了原南市一百个交流干部的指标。

吴兴平在原南的行动,得到了刘飞鹏与柳俊的合力支持。对于那些试图与吴兴平掰腕子的本土派代表人物,有一个算一个,全给他调出来。其中包括三名市委常委,也挪动了位置。

而省财政,也对原南市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有了这么强力的靠山,吴兴平在原南市的施政方略,得以顺利实施。所谓“本土势力”的抵抗,顷刻间土崩瓦解,溃不成军。

其实,对于这个纯“柳俊式”的搞法,刘飞鹏内心一点都不支持。瞧瞧周边省份,均在“大干快上”,A省却反其道而行之,将“摇钱树”砍倒,令刘飞鹏很难向大佬们交代。

但是瞿浩锦专程从D省打了电话过来,请他多多支持吴兴平的工作,同时也隐晦地指出,省委书记必须要首先为全省的群众着想。与群众的身体健康比较而言,政治博弈的重要姓就要等而下之。

刘飞鹏也委实无奈。

瞿浩锦等于是在提醒他,柳俊的所作所为,首先就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令人无懈可击。下面的干部不执行柳俊的指令,倒也罢了,刘飞鹏最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帮柳俊做工作。但吴兴平照此执行了,刘飞鹏去否决他的决定,就不大好了。

省委书记总不能明着说群众的身体健康不如财政收入、不如经济发展那么重要吧!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柳俊的每一步棋走出来,都是“将军”,刘飞鹏只能被动应对,没办法进行有效的反击。

柳衙内的斗争手段,就算在具体工作中,也发挥得淋漓尽致。

除了在人员编制和财政上给予吴兴平直接的支持,柳俊也实现了他考察原南时对吴兴平的承诺,为原南市牵线搭桥,引进新的企业,准备承接沿海城市的产业转移。

金富昌和阿佳此番就是率了一个庞大的投资团队,前往原南市考察投资环境。

根据原南市的实际情况,柳俊认为现阶段原南市应该主要吸纳沿海城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今亿昌置业有限公司就算在香港,也是一等一的大公司,高踞财富金字塔的顶端圈子。金富昌属下,还真是没有什么劳动密集型产业。

金富昌早就跨越了“原始积累”的阶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