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平民宗师传奇

第七百一十章 狗肉上不了正席(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赵鼎等三人听赵越这么说也就拿起银行卡装进了口袋里,赵湘这个小财迷欢喜得眼角都露出了笑意。

龚德全这才招来服务员点菜,“先来一个狗肉火锅,大锅的,狗肉的份量来多一些,可以加钱,要让我们这几个小朋友吃饱吃好!如果我们吃完了,几个小朋友说狗肉太少我就找你们的麻烦,另外再来几个下火锅的菜,什么猪血、豆皮、白菜、金针菇每样来一些,还有再来几个下酒的小菜,花生米、酸萝卜,麻辣凤爪”说完又扭头问赵越:“老赵,我们每人来两瓶二锅头怎么样?小瓶的”。

赵越点头道:“行,那就二锅头!”

龚德全又对服务员说:“再来小瓶二锅头四瓶,还有一大瓶果汁,先就这么多!”

服务员一一记下,说道:“好的,先生!您几位稍等片刻,一会儿就上火锅!”

这家大排档上菜很快,狗肉是事先做好的,只要加入一些调料就行了,等狗肉火锅上桌,打开电磁炉慢慢炖着,马上就闻到狗肉的香气四溢。

龚德全扭开酒瓶的瓶盖,对赵鼎说道:“赵鼎也喝点,男人不喝酒怎么行?烟要少抽,喝点酒没关系!”说着拿起杯子给赵鼎也倒了一杯。

赵越笑道:“那赵鼎就喝点!”

龚德全倒完酒就开始招呼大伙动筷子开吃,“来来来,开始,你们三个小家伙千万别客气啊!尽管吃!”

赵越端了端了酒杯:“来,胖子,咱俩走一个!”

“走一个!”龚德全也不含糊,端起一两的杯子和赵越干了一杯。

一块鲜红的狗肉进入嘴里,赵越慢慢咀嚼着,边吃边赞道:“嗯,不错!这狗肉的味道炖出来了,肉质也炖烂了,就是这个味道!”

赵湘问道:“老爸,这狗肉这么好吃,为什么狗肉就上不了正席呢?”

赵越喝了一口酒,笑着说道:“其实啊,在商周时代狗肉是天子的专用食品,大臣和下面的老板姓最多只能吃一些狗肉炖的汤,但是到了南北朝时期以后,游牧民族以狗为猎具和放牧的守护者,所以就忌食狗肉,再加上佛学典籍上把狗视为不洁之物,严禁屠食。因此有‘狗肉上不了大席面’的说法。

又有‘狗肉朋友’的俗语,这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汉高祖刘邦年轻的时候不务正业,整天东游西逛,到处吃喝欠账,有一天,他正在城里游荡,看见一个黑塔一般的大汉在卖狗肉,这黑大汉长得非常强壮,显得很凶悍,刘邦也不管身上一个铜板也没有,就找那黑大汉要了两斤狗肉,大吃大嚼,一边吃一边大叫:‘好吃,好吃,正痛快!’

大伙看见了,就马上围了过来,不到一会的功夫就将黑大汉的狗肉全部买光了,黑大汉高兴的对刘邦说:‘这位朋友,多谢你吃我的狗肉,这顿狗肉算我请你了!’刘邦一听正合他意。立刻问道:‘这位兄弟,你是谁?’

黑大汉说:‘俺叫樊哙’从此之后两人就成了好朋友,刘邦就在樊哙那里白吃白喝,时间长了之后,樊哙就不高兴了,心想这刘邦兄弟只知道白吃白喝,什么也不干,明天我到河对面去卖狗肉,看他怎么办!第二天樊哙一个人悄悄地挑着一煮熟的狗肉去河对面卖,可是没有了刘邦他的狗肉却是卖不出去,等刘邦的打听到他到了河对面赶过去之后,他的狗肉很快就卖完了,以后刘邦还是白吃白喝,而樊哙的狗肉生意也越做越红火,后来刘邦斩白蛇起义,樊哙也加入了他的义军,成为他手下一名得力的干将,这个故事就慢慢传开了,因此有了‘狗肉朋友’的俗语,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俗语带上了一些贬义的色彩”。

赵湘听了,咯咯直笑:“刘邦也不是白吃白喝啊,他替樊哙做了宣传和广告的”。

赵越又道:“狗肉朋友在大江南北是一个贬义词,但是在西南有些地区把狗肉称为朋友,却不是贬义词”。

龚德全吃得满面红光,说多:“这狗肉确实是好东西,除了从前上学那会,我还从来没有这么好的胃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