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白领

第三十一章 港新投资(2 / 5)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1941年,11岁的巴特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

1947年,沃伦?巴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两年后便不辞而别,辗转考入哥伦大学金融系,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

1957年,巴特掌管的资金达到30万美元,但年末则升至50万美元。

1962年,巴特将几个合伙人企业合并成一个“巴特合伙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资额扩大到10万美元。情况有点像现在中国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资公司。

1964年,巴特的个人财富达到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

1967年10月,巴特掌管的资金达到6500万美元。

1968年,巴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增长了59%,而道?琼斯指数才增长了9%。巴特掌管的资金上升至1亿零400万美元,其中属于巴特的有2500万美元。

…………1970年~1974年间,美国股市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没有一丝生气,持续的通货膨胀和低增长使美国经济进入了“滞涨”时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特却逆流而上,大笔的投入。

1972年,巴特盯上了报刊业,在《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上大笔投入,10年之后,巴特投入的1000万美元升值为两个亿。

1980年,他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进可口可乐7%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乐股票单价长至51.5美元,翻了5倍。

1992年中巴特以74美元一股购下435万股美国高技术国防工业公司——通用动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价上升到113元!

…………2008年……巴特由于所持股票大涨,身家猛增100亿美元至620亿美元,问鼎全球首富。

…………一个又一个的惊心动魄,近乎神话的数据,都在证明着,这个人的可怕的实力!

但是杨政却知道,这些都只是他在表面上大家都能看到了战绩,而巴特最为经典的一个战例,却是八十年代末的曰本金融危机,以及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以及前不久和NEWTIGER等一起发动的新加坡元狙击战。

这几个案例,才是真正显出巴特的高超的资本运作手法以及高人一等的眼光,以及他的个人风格的经典!

这是一个狐狸式的人物,也是这次的最主要的对手,这是杨政在仔细的过虑了一遍他的每一个经典战例之后,得出来的最精确也最肯定的结论。

当然,巴特是最歼诈的老狐狸,是最重要的对手,剩下的几个,也同样没有一个好相与的,量子对冲的索斯,一个被西方的银行资本家们推到前台的几乎神话般的人物,也是在大多数的人们的心目中的九七亚洲金融风暴的主要发起者和罪魁祸首!这个犹太人能够在这么大胆的在前台一次又一次的挑起巨大的金融风暴,而始终都还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就足以证明他的不凡!

最后了一个让他重点关注的,自然是由他一手培养起来的保罗!

这么多年跟随着他,在世界各个国家东征西战,他非常的清楚,他的这个手下,早就已经不是昔曰那个刚刚从哈佛出来,看着他在一次大豆的期货的艹作中赚取三千万美金时,就会发出一声惊呼的吴下阿蒙了,他现在的具体的真实的实力,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甚至他都不太敢确定!

看来,这次确实是一场硬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