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维明沉思了片刻,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点头说道:“大方向没有错,政策把握的也很准。但我们说到底还是家维修企业,尽管以前也搞过一些民用产品,却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没有搞成气候。时间这么紧,别说没什么好项目、好思路,就算有项目有思路,跑审批和搞基建也来不及啊。”
到底是掌管产值近十亿企业的老总,一点就透,田文建意识到希望并不是那么渺茫,便开门见山地说道:“赵总,我昨晚和梅副市长、开发区工委任书记、管委会黎主任,以及军分区吴司令员一起吃饭时,聊到了市药厂、造船厂、开关厂、变压器厂等六家国有企业的情况。
那几个厂都很困难,说得不好听点,已经揭不开锅了。但它们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各项手续和认证比较齐备,如果注入一点资金,调整一下领导班子,盘活它们还是有可能的。
最重要的是,市政斧现在焦头烂额,既没有资金投入,又不敢轻易的改制。毕竟国企改制的困难太大,一不小心就被扣顶官商勾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帽子。”
“你是说组建一个跨行业的集团公司?”
“是的,而且还得是大集团大公司。”
田文建站了起来,从公文包里掏出墨迹未干的计划书,不无得意地笑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干脆与地方政斧展开全方位的合作,闪电式的完成资产重组,把生米煮成熟饭,然后再来个股份制改革。
他们再想连骨头渣都不剩的兼并咱们,那就得问问地方政斧答不答应,银行答不答应,两千八百多名干部职工答不答应。”
计划书很粗糙,名字却取得很响亮,掀开“蓝天工程”四个大字的封皮,赵维明顿时被计划书的内容给吸引住了。
龙江市政斧以六个国有企业入股计划中的蓝天集团,占25%的股份。开发区管委会以土地入股,占18%的股份。原离退休职工由政斧负责安置,年轻职工在经过蓝天集团培训后考核上岗,不符合条件者退回政斧,只要安置率不得低于85%,那六个国有企业就是315厂的了。
赵维明放下手中的文件,若有所思地问道:“搬迁后的地皮也归我们?”
“不是归我们的,而是蓝天集团。”
田文建笑了笑,继续说道:“除了这六个公司之外,咱们还可以搞个房地产开发公司;另外想让这六个企业扭亏为盈,那就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我们完全可以趁这个机会,将子弟小学的老师推给地方政斧,然后利用学校和电影院等附属设施,开办一个蓝天技校。”
赵维明沉思了片刻,突然笑道:“航空、医药、电气、船舶、教育,还真是一个跨行业的大集团。”
“赵总,咱们不是还有个招待所和一个三星级宾馆吗?把它们也算进去,全部整合起来,让市委市政斧去京城跑跑,看能不能在明年7月前包装上市。”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赵维明可不认为有这么简单,便淡淡地问道:“有两个问题,第一,刘东川、梅雨婷和任然为什么会这么大方;第二,这六个烂摊子接下来,我们需要投入多少资金,以及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扭亏为盈。”
“HIV感染事件,给龙江的投资环境造成了毁灭姓的打击。刚刚过去的那场大洪水,给龙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对高云天、马定文、童家和、王宏伟等人相继落马后的龙江市委市政斧来说,是个严峻得不能再严峻的考验。”
田文建轻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不管刘东川还是梅雨婷,在经济发展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是一致的。外资引不来,贷款借不到,想在短时间内打开局面,除此之外,他们别无选择。表面上看来他们是吃了亏,可我们也是国企,这就相当于碗里的倒进锅里,根本不存在什么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更别说合并重组后的蓝天集团,不但算他们的GDP,给他们解决就业,给他们上交利税,还能带动制药、船舶、电气等下游产业的发展。给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带来一个新的亮点。至于政治方面的原因,就不用我多说了,您比我明白。”
刘东川急需政绩,不然很难坐稳现在的位置。有这么大一个项目,梅雨婷才有扶正的可能。任然也一样,真要是把计划书上的蓝天工业园变成现实,那开发区将会在他手上成为一座新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