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官

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同凡响(3 / 4)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却引出如此严肃的哲学反思,让众人顿时沉寂了下来,只听见“沙沙”的记录声。

就在大家回味其中的哲理之时,田文建清了清嗓子,总结道:“总之,一切美好卓绝的事物,其生成过程都是艰难的,一块圆润光滑的鹅卵石亦需经历百十年的流水冲刷,而欣赏和领悟到这些事物的美好与卓绝,也需要我们的留心与努力。

哲学的深奥之处也是它绝美之所在,有些优秀的哲学文献本来就是展览品。它们存在的理由,就是为了把哲学史上的伟大成就展示给大家看的。通过这些哲学作品,人们知道了哲学家们说了些什么,见识到了真理的伟大,但并不见得因而就清楚地知道他们是“如何说”的。而更多的处于深层的、动态的、探索中的哲学著述,则需要我们相当超拔的理解力和刻苦的钻研,只有这样,你才能够享受到真理的华丽与精彩。”

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过后,一个男同学站了起来,问道:“田教授,我叫江明国,是法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我看过您上节课的视频,非常精彩,可以说是终身难忘。”

金杯银杯,不如学生们的口碑,田文建油然而生起一种莫名的自豪感,点头笑道:“谢谢,谢谢。”

“不用谢,的确很精彩。”

江明国扶了扶眼镜,兴奋不已地继续道:“上节课中,您说研究哲学有一定的风险,我想问的是,哲学有没有带给您快乐或痛苦,如果有的话,又有什么分别呢?”

“很有意思的问题。”

田文建沉思了片刻,不无感慨地说道:“快乐或痛苦这种感情是难以描述的,我更愿意将这个问题视作为哲学使我受益更多,还是受害更多?我认为对于受益或是受害的判断,更多的在于你能够拥有多少选项。

也许在早期的时候,如果我不是选择做哲学,物质生活会更好一些。但随着阅历的延伸,哲学越来越限制了我的其他可能姓。哲学成为了我的职业,使得我不得不喜欢它。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原则,我会一心一意的教书,条件允许的话,还想写一些有水准的东西。至于将来是不是还可能做点别的,我还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您最不满意哲学的是什么?”

“哲学令我最不满意的地方在于,它似乎有一种诱惑力。往往一个人越不适合做哲学,哲学就越是吸引他。这或许就是我这个摄影专业的本科生,转而研究哲学的原因。这有点类似于婚姻,越不适合结婚的人,婚姻对他的诱惑力就越大,结婚的次数就越多,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不满。”

随着交流的深入,气氛越来越热烈,连坐在一边的杨杰,都忍不住地提出了一个问题。田文建这才意识到自己还得回去招待客人,给正朝自己做鬼脸的小辣椒,露出一歉意的笑容后,立即站了起来,一脸诚恳之至的表情,语重心长地说道:

“事实上,我并不认为这两节有多成功,只是想通过这种授课方式,让你们有机会去真正地思考一些哲学问题、培训一些哲学技能,提供了一种可能姓。因为哲学在咱们中国很奇怪,有的人把它当成历史,也有人把它看成文学,而前者是居多的。

我想把一些重要的问题,不以哲学史的方式摆在你们面前,而让你们尝试去做出一点自己的贡献。我希望你们能写出具有《理想国》,或《单子论》那样形式的东西。即使你们的成达不到那个高度,也不是去写《理想国导读》或者《单子论述评》之类的东西,谢谢大家!”

一段段犀利而不失幽默的言辞,让众人感觉出眼前这位副教授的与众不同。见他起身给大家致歉,准备结束这次精彩的交流,同学们再次送上了热烈的掌声,一直将他拥簇着送到礼堂外,才意犹未尽的散去。

见周围没什么人,小辣椒再也忍不住了,快步追上前去,大大咧咧的挽着他胳膊,眉飞色舞地笑道:“姐夫,你太能忽悠了!看把那些学生忽悠的一愣一愣的,我看都能跟本山叔一起上春晚舞台了。”

她的这番恭维,把田大博士搞得啼笑皆非,一边跟郑小兰和杨杰点头打招呼,一边苦笑着说道:“人家可是大明星,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可比姓。”

郑小兰走上前来,一脸兴奋的表情,激动不已地说道:“田叔叔,你讲的真好,比我们学校的哲学教授可强多了。”

“不说这些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