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官

第二百八十六章 厚积薄发(4 / 5)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我就说嘛,人的追求各有不同,再说你们这么年轻,学历又那么高,到哪不受欢迎啊?来……动筷子,菜是丫丫点的,也不知道合不合你们的口味。”

久别重逢,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其乐融融。尽管王荣海那会信誓旦旦的声称要一醉方休,但事实上并没有喝多少。一个现役军人和一个退役军人,连一瓶五粮液都没喝完。

吃完晚饭,两家人没有立即回去,而是一前一后的沿着什刹海溜达了起来。女眷们在前面拉家常,王荣海和田文建则拉在后面低声交谈。

“……辅成老前辈跟刘宾雁、王若望等人关系非浅,据说还在北岛给中央的联名信上签了名。[***]你应该听说过吧?他就是老前辈的得意门生,事情都定姓了,老先生还全然不顾及政治避讳,四处求人帮他找工作。”

王政委的言外之意与姐夫昨天的告诫如出一辙,都是担心他“误入歧途”。

甘愿充当右派分子走卒、披着[***]员外衣王若望,田文建并不是很了解,只知道他是一个作家。[***]也一样,只知道他是《B京之春》的主编。

刘B雁这个名字却熟悉得多,甚至还看过他的小说《人妖之间》。如果放到今天,他又没什么出格行为的话,刘B雁或许还会是作品刚在《人M曰报》上发表后的那个“中国的良心”,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被扣顶“资产阶级自由化代表”的大帽子。

生不逢时啊!感叹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之时,田文建又为他们感觉不值。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你无权无势的凭什么跟人斗?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老前辈很敏感,跟他走太近很危险。

田文建半天一声不吭,王荣海继续说道:“其实我不说你心里也明白,你跟他们甚至跟我跟乔伟都不一样,在搞学术的人眼中你是有良知的政客,在政客眼里你又是一个‘不安分’的学者。”

这个说法田文建还是第一次听说,但细想起来还真有那么点意思。见王荣海给自己下了定义,田文建忍不住地笑问道:“政委,照你这么说,我这辈子真一事无成了?”

令他倍感意外的是,王政委居然笑道:“恰恰相反,只是时机未到罢了。都说水至清则无鱼,其实水太浊了同样无鱼。上面不是傻子,走到他们那个高度,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这跟我们空军的刘政委和戴上校一样,说起话来要多难听有多难听,军委首长见着他们就头疼。可这样的人还得养着,还得重用。毕竟到真正打起来的时候,还用得着他们,甚至全靠他们。”

事实上这样的话乔伟也说过,田文建乐了,接着问道:“那您看我这把刀要磨多久?”

王政委沉思了片刻,突然笑得:“三号首长应该能干两届,等他击鼓传花之曰,我看也就是你小子大展宏图之时。”

田文建还真没想到那么远,更不敢相信乔伟能有一天接这个花,便摇头笑道:“政委,几年没见,您都快成政治观察家了。”

“废话,政委是什么?政委就是政治委员,先是政治,然后才是委员。”

王荣海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与安晓彬和胡保国他们相比,乔伟的确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汰渍档。但这也是他最大的优势,根红苗正不说,而且还没像其他人那样干那些乱七八糟的事,这在[***]中是极其少见的。

另外你也别小看了乔老太太,她虽然级别不高,但却在延安当过保育员。上上下下的关系海了去了,要不三号首长能对乔伟如此另眼相待?”

这番细致入微的分析,让田文建佩服的五体投地,禁不住地感叹道:“政委,您还真是站得高,看得远那!”

王荣海回过头来,紧盯着他的双眼,似笑非笑地说道:“你还不是厚积薄发,等着一鸣惊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