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官

第二百九十三章 深有感触(3 / 4)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田文建沉思了片刻,风轻云淡地说:“还行吧,至少说是一个廉洁的官员。”

在坐的虽然都是八面玲珑的消息灵通人士,但只是相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对高层的事是一知半解,也给不出什么建议。正因为如此,大师兄想了想之后,放下纸杯,不无担忧地提醒道:“小建,中纪委可不是什么好单位,干得都是得罪人的事,你可得慎重啊。”

老五扑哧一笑,连连摇头道:“他得罪的人还少吗?”

“无欲则刚,我看没什么不对。”

二师兄顿了顿之后,接着说道:“大家想想,如果文建没得罪那么多人,能有今天的成就?领导们又不是傻子,总不能看着天下乌鸦一般黑,连一个说真话的人都没有吧?”

“那就好好干,等手握实权时多抓几个贪官,对了……到时候一定要给我们点内部消息,就算不让报导,那也可以当素材搞点反腐文学什么的。”

田大教授乐了,顿时哈哈大笑道:“我你们就别指望了,要知道上面对我的批示是‘不可重用’。跑跑龙套、唱唱高调还行,动真格的时候就没我啥事儿了。”

久别重逢,师徒们的话题特别多,一直聊到凌晨四点,才意犹未尽的各自回去休息。折腾了一夜,大年初一的任务就是睡觉。

接下来的四天里,田大教授带着小娜挨个给国资委副主任胡报国、中办副主任乔伟、副总参谋长王雷霆将军、空军副政委王荣海,以及返回京城过年的老领导阎副书记等人拜年。吴博澜一家则和田爸爸、田妈妈以及姐夫刘永宏、姐姐田文静等人游山玩水,直到正月初七才闹腾完。

上班了,田文建并没有去平安里的中纪委廉政理论研究中心,而是直接赶往国家监察学院,向号称“中纪委大百科全书”的制度反腐专家洪教授,恶补反腐倡廉等业务知识。

“……对反[***]问题,从改革开放一开始小平同志就高度重视。他曾经说过,如果贪污贿赂横行,把经济搞上去还有什么意义?说明小平对[***]问题看得很重,因为他是从党的姓质、社会主义的姓质来看反[***]。如果贪污贿赂横行,党和社会主义的姓质就变了,那还有什么意义?”

老教授的理论水平就是高,连材料都不用看,就给田文建和他的助手小管,滔滔不绝地说道:“由此可见,小平同志是一直把廉政建设作为大事来抓,并提出经济建设和廉政建设要‘两手抓’。经济建设要坚定不移,廉政建设要坚持不懈。他对反[***]、廉政建设是到位的,是有高度的,他对管好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也是注意的。”

听听这些也好,至少说下次开骂时有理论依据,但刚毕业的法学硕士小管似乎有点不耐烦。想到好不容易进了中纪委,却发现没有机会去抓贪官,居然给一位专业外人士当助手,小管就是一肚子的气,忍不住地问道:

“洪教授,您的课我听过,用您的话说反腐事实上也不难。甚至在您担任案件检察室主任的那十年里,经手的案件没有一起查不破的,为什么咱们不去一心一意的抓贪官,反而搞什么廉政宣传呢?”

还真是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抓贪官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吗?尽管田大教授刚进中纪委,但并不是对办案程序一无所知。更何况纪委还是在同级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的,没有上面的批示,就算证据确凿也不能去摸老虎屁股啊。

被拔了牙的老虎还是老虎,小管这个问题,让洪老教授想起了他曾经的辉煌,禁不住地笑道:“说起来是简单,我主要利用了‘囚徒困境’和我总结的‘三大定律’。

一是用‘马桶定律’以散其臭,实施双规后,[***]分子的屁股离开了马桶,臭味很快就会飘出来。我们这些办案人员既可以闻其味,还可以观其色,以判断案情的轻重难易,对症下药;其次是用‘树倒猢狲散’定律以去其势。人被双规了,大树就倒了,无枝可依。权力依附没有了,猢狲必纷纷作鸟兽散。办案人员就可以乘胜出击,各个击破。或先攻惊慌失措的,或先解决负隅顽抗的,然后稳扎稳打,步步推进。

最后就是用‘信息不对称定律’击其虚。只要能实施双规,即使此前订有攻守同盟的,由于与外界的联系没有了,攻守同盟很容易被攻破。更何况[***]分子都是以身外之物的金钱、物质、美色结为联盟。当身内之物的身体、生命受到威胁时,身外之物必然成为抛弃的首选!”

姜还是老的辣,可惜得罪人太多,只能到监察学院来教书,无法坚持在一线继续反腐了。

田文建长叹了一口气,正准备开口说点什么,洪老教授话锋一转,一脸沮丧的表情,倍感无奈地说道:“不过‘双规’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是在党内权力结构还没有改革,法律制度还没有真正健全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一步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