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庭广众之下,居然跟老百姓动起了手,田文建哪能坐视不理,轿车刚刚停稳,就猛地推开了车门,脸色铁青的走了过去。
人太多,那几名干部模样的人似乎没注意到市委一号车就停在身后,还在那里揪着一个小伙子的衣领,骂骂咧咧。
小跑着追上来的董炳良,看到五十铃皮卡的后车厢上,堆满了几个卫星电视接收器的大锅,顿时意识到怎么回事儿了,连忙凑到田文建耳边,说道:“老板,这是广电局的执法车,他们应该是下来收缴卫星接收器的。”
田文建哪能不认识这玩意?酒店宾馆都有,市委大楼顶上也架着两个,甚至六年前当兵时,空D师都用它来接受卫星信号,让从不看电视的田大书记,一反常态的看起了凤凰卫视。
“干什么呢?市委田书记来了,你们还不把手松开!”
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见田大书记一脸的不快,司机小吴立马走上前去,声色俱厉地呵斥了起来。
广电局的四名干部彻底傻了,连忙松开了小伙子,小跑着迎了上来,忐忑不安地汇报道:“报告田书记,我们是广电局城东站的干部,正在清理非法安装的卫星电视接受器。三道口村村民李林生拒不接受处理,还……还……还暴力抗法,我们正准备拨打110。”
事实上这玩意老家也装了一个,三百块钱不到,收的台却不少。相比有线电视初装费和收视费而言,还真是物超所值。可问题是宣传有纪律,如果个个都看境外敌对势力的电视节目,那还了得?
更何况如果家家都装这个,那谁还会装有线电视?让广电系统的那么多干部职工喝西北风啊?
尽管田大书记对广电局的做法很是不满,但在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他还真说不出什么。还没等他开口说话,那个“暴力抗法”的小伙子,就指着广电局的几个干部怒骂了起来。
董炳良连忙凑到他耳边,低声翻译道:“他说卫星电视接收器可以生产,也可以卖,凭什么就不可以看?他还说他在市里打过工,是做装修的,市委招待所都可以装,却不让老百姓装,这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
这小子,比喻的还挺贴切。田文建被搞得哭笑不得,禁不住的伸出右手,拍了拍他胳膊,呵呵笑道:“小伙子,广电局的同志工作方式粗暴,我代表临水市委市政斧给你道个歉。你说的这些的确有很道理,但一码归一码,他们知法犯法是他们的事,咱们可不能。”
见田书记站在了自己这边,广电局的一个干部来劲了,立即从车里取出一份红头文件,异常严肃地说道:“李林生,你看清楚,这是省委宣传部和省广电局下发的文件,按照这上面的要求,我们是可以罚你的款的!”
“拿一张废纸就来罚我的款,凭什么呀?”
小伙子急了,指着田文建的鼻子,用一口临水普通话,气呼呼地说道:“田书记,听说你是中纪委下来的大官儿,是专门抓贪官的。没想到连你这样的官都跟他们穿一条裤子,就会欺压我们老百姓。
不让我们装这个,还不是要我们装有线电视?城里只要几十块钱,我们却要一千三百五,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田书记,你来的正好,这件事不给我们说清楚,那这些锅你们谁也别想拉走。”
“是啊,是啊,以前装电话是这样,现在装有线电视又这样,难道我们农民就不是人了?”
“田书记,你要给我们做主啊,这帮王八蛋就知道收钱,这还是[***]的天下吗?”
…………小伙子的话引起了众人的共鸣,近百号人群情激奋,大有不说清楚谁也别想走之势。都是城乡二元制给害的,就算免除了农业税,农民还是弱势群体,甚至成了二等公民。
老百姓们的诉求很合理,卫星接收器收就收了,但只要初装费能一碗水端平就行。田文建权衡了一番,毅然说道:“同志们、乡亲们,正如大家所说的那样,有线电视初装费的收费标准,城乡之间的确很不公平。作为跟大家一样,也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农民,我很想拍着胸脯向大家保证,免去高额的初装费,至少说按照城里的标准执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