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官

第三百零八章 审计委员会(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不止闲言闲语,甚至还收到了一些举报信。”

田文建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人说?干工作嘛,总会得罪人,总会出现是是非非。再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把握住自己,能不能悬崖勒马,迷途知返。”

周义意识到田文建绝不是无的放矢,想了想之后,咬牙说道:“田书记,我的确参与过民间借贷。今天正好是个机会,向您做出深刻的检讨……”

令他倍感意外的是,田文建并没有穷追猛打,而是摆了摆手,淡淡地说道:“老周,今天不是组织谈话,而是同事之间正常的交流。更何况据我所知,民间借贷行为在临水算不上什么。某种意义上而言,甚至还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那您是什么意思?”周义糊涂了,一脸百思不得其解的表情。

田文建捏了捏鼻梁,忧心忡忡地说道:“作为临水的党政一把手,我们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风平浪静下隐藏着的隐患。如果没有一点忧患意识,甚至还沉迷其中,一旦灾难降临,那你我就是临水的罪人。”

作为市长,周义哪能不知道其中的危险,但还是摇头苦笑道:“田书记,可这也不是咱们能解决的问题。说句不夸张的话,如果市委市政斧拿民间借贷开刀,那最终受害的还是老百姓。毕竟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通过民间借贷运转的,涉及之广,金额之大,超乎你我的想象。真要是让资金链断了,后果将不堪设想。”

“是啊,这就是在考验我们的执政能力,看我们能不能应对如此复杂的局面。”

田文建重重的点了下头,继续说道:“虽然我一时半会儿也拿不出什么万全之策,但有一点还是清楚的,那就是堵不如疏。最好能规范民间借贷市场,尽可能地将金融风险降到最低点。”

“这需要有中央的政策支持,否则咱们什么都做不了。”

周义的话的确有一番道理,融资放贷那是国有银行的专利,中南海不发话,谁也别想动他们的蛋糕。至于政策支持,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政策这方面走不通,只能在政策之外想办法,说白了也就是钻政策的空子。报纸盖着的大熊猫,让田文建眼前一亮,突然想起了专门从事钻法律空子事业,以跟美国司法部捉迷藏为乐的安晓彬。

毕竟国内的法制建设如此滞后,跟美国法律不可同曰而语。安晓彬既然能在美国法律的夹缝里混得如鱼得水,那肯定也能找出国内法律的漏洞,让那些高高在上又肥的流油的国有银行无可奈何。

看着田文建那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周义忍不住地问道:“田书记,你是不是有什么门路了?”

“门路倒没有,但能解决问题的人我倒想起了一个。恩……术业有专攻,这事就得找他。”

说完之后,田文建立马打开电脑,飞快的给安晓彬发起了电子邮件。中央部委下来的,肯定有门儿。周义可不知道田文建是在搞歪门邪道,而是很直接的认为他是在寻求政策支持,试图在临水搞一个金融改革试点。

美国这会儿还是深夜,安晓彬最快也得明天才能回复。发完邮件的田大书记,突然话锋一转,指着这两天的报纸,微笑着说道:“老周,审计署的十八页审计报告你应该看了吧?一个部委就查出几十个亿,触目惊心啊。”

周义一脸愤愤不平的表情,气呼呼地说道:“审计一下也好,那么多资金闲置在那里,应该转移支付给我们的却迟迟不下拨,不审计他们审谁?”

没有一套问责机制相配合,光审计又有什么用?田文建对审计效果并没有那么乐观,甚至认为刚刚刮起的审计风暴只是一阵风,别看来得有多猛烈,但终归是阵风,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审来审去还是那样,说不准将来还会造成审计疲劳。

但正准备拿干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开刀的他,这个势还是要借的,便脸色一正,异常严肃地说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用不了几天上面就会有文件下来,要求省市两级审计部门依葫芦画瓢。咱们自己审也就罢了,如果上级审或者交叉着审,就咱们那前门跑猫后门走狗的财务制度,经得住推敲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