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改革说了一大堆,其实就是说的山西商人私通外国,吃里扒外,杨改革准备动手,但是又不知道谁是好人,谁是无辜的人,要是打击面太大,也不是件好事。那些真正私通野猪皮的,杨改革不介意把他们的家产收归己有。但是不能让他们知道了风声,私藏家产,或者逃到蒙古后金那边去,那样可就是自己的损失,所以,这件事必须做的不漏风声,天衣无缝。
曹化淳大惊!吃里扒外这个词都用出来了,可见皇帝的消息基本属实的,可见皇帝对这群人有多恨,也可见,皇帝不是只有自己这里一个“秘密”部门,还有其他的消息来源。看来,自己的竞争压力,还是很大的啊!要努力才行,不然皇帝就不理我了。曹化淳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让皇帝多看,高看一眼,好好给皇帝办事。
里通东虏、蒙古,私通物资,粮食,军火,消息情报,这个东东,杀伤力实在太大,这该怎么个杀法才能抵得上他的罪啊?曹化淳也算是件过阵仗的,也被吓了一跳。暗暗思索着是谁,毛文龙?这些都和他靠得上,传得有鼻子有眼的,难道皇帝准备动毛文龙?也不像啊!皇帝前些曰子还准备给毛文龙加饷呢。说他私通后金倒可能,但是他和蒙古又不搭界,这事估计不是说他。要是真的是说他,自己的“军情局”要到东江的海上去办毛文龙,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没那泼天的胆子,根本不敢去。
锦宁那边?要说他们干这事,倒有可能,这两边都挨着,但是,袁崇焕不是还在京吗?听说皇帝要放袁崇焕去掌管辽东,如果有这事,还用得着“军情局”?一个小太监拿着圣旨就可以要了袁崇焕的命。也不像啊!
那就是长城诸边关了?那群穷军汉?也不像啊,他们最多通通蒙古,后金?也不搭界,让那些军汉穿越蒙古地界去东虏那里,实在太难为他们了。
……
曹化淳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皇帝说的是谁。
“奴婢敢问陛下,这是谁这样大逆不道,私通蕃奴,奴婢必定把它揪出来,只是奴婢愚钝,实在不知道陛下指的是谁……”曹化淳也郁闷,自己第一次给皇帝办差,居然不知道皇帝所指的是谁,这就要人命啊,典型的不能理会上意不是?这还怎么混得下去,当下也焦急起来。
谁知道皇帝说得更离谱。
“这件事,朕清楚来龙去脉,也暂时不告诉你是谁干的。反正,是一件很大的事就是,办这件事,朕对你和你的‘军情局’不太放心,准备考验考验你的能力,如果你能通过这个考验,朕才会把这件事告诉你,让你去办这件事,如果通过了这个考验,朕会给你记大功的……”
皇帝的话让曹化淳觉得还真的是无厘头,皇帝的心思你别猜,猜了也是瞎猜。一件泼天大事,你让我办,又不告诉我是谁,还要检验一下我的能力,看来,这可真的是一件泼天般的大事,自己一定要谨慎对待,认真完成皇帝给我的任务。
“奴婢请陛下示下,是什么任务?奴婢必定竭尽全力,为陛下完成任务。不负陛下所托。”曹化淳立刻认真的说道。
“这件事,是找一个人,这个人姓徐,在我大明朝之内,是一个游走山川大地的人,常年居无定所,这会大概在南方,具体在哪里,朕知道,具体是什么人,朕也清楚,但是为了考验你的能力,朕能告诉你的,就只有这样多了,你帮朕把这个人找出来,看你能不能找对人,如果能找对,朕才放心你去办接下来的大事,否则,就是没有能力的表现,不可能让你去办这样的大事……”
曹化淳傻眼了。找一个人,皇帝你既然知道他是谁,又知道他是干嘛的,还知道他在那里,怎么不直接告诉奴婢,还要奴婢自己去找,这,当真是折磨死奴婢了,皇帝的心思你别猜,猜了也白猜。
……
曹化淳也不是白痴,明白这是皇帝检验他的能力呢,看来后面这件事才是正事、大事,前面的,真的不过是件小事而已,微不足道,纯粹检验自己的能力罢了,那自己就去找吧。曹化淳心中大定。
“曹化淳,你可还记得朕说过的话?”杨改革又道。
“陛下……这,奴婢记得,……陛下可是指‘军情局永远行走在黑暗之中’?”曹化淳也不是愚蠢的人,很快就想起来那句让自己痛不欲生的话:永远行走在黑暗之中。
“嗯,很好,你还记得,就表示认真听了朕的话,朕对你的要求你不要忘记了,凡是你们军情局做事,只能在黑暗之中进行,如果曝光,就算是失败了,如果天下人都知道朕要找这样一个人,还要你们干嘛?”
曹化淳彻底的无语了。还要秘密的弄?这朝廷的资源大多就不能用了,当真是考验人的能力啊。也对皇帝陛下的玩人能力说声佩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