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陛下,户部现已无银,……至于亏空,今年恐怕也有三四百万两吧……”这个老臣子估计是急的,头发都白了,说话的时候也是眉头紧皱,说的话也让很多准备出来说点什么的大臣闭嘴了。
“很好,刚才户部尚书也说了,户部无银,尚且亏空三四百万两,难道诸位爱卿觉得不该节约吗?嗯……?”杨改革说着,又特意的用眼睛盯刚才那个说大道理的人。
那人见皇帝使出了“杀手锏”,缺银,也就再也不好说什么天朝的话了,要是还说,皇帝铁定让自己去筹银子,补户部的亏空。到那时候,自己可就只有上吊一条路了。
……
众大臣又是一阵沉默,没人接话,皇帝要勤俭节约,这事新鲜的,从来都是大臣们劝皇帝节约的,就没有皇帝自己要求节约的,这群大臣估计也是头一次遇到,思维混乱,一直转不过来弯。
这个话题,还真不好拒绝,皇帝要求节约,难道当大臣的不同意,坚持大手大脚?这说出去,恐怕立刻被人用笔写在史书上,“青史留名”。
还有,现在户部亏空,如果谁不同意,皇帝准会派他去筹银子,那样可就悲剧了,放着好好的官不当,去筹银子?
所以,众大臣也都开动脑筋,思索着这件事的对策。
想了半天,终于有位出来,道:“启禀陛下,臣想知道陛下要求的这个小,要小到什么程度?要聚合多少张纸的文书为一张?”
这人是问到了点子上了。
“这个,这……”杨改革其实很想说小到曰后自己读九年义务教育时候的那种字就可以了。但是那是不可能的,现在没打印机,也没钢笔,靠毛笔写出那种字,这天下的读书人,多少人要自杀啊?
杨改革一时也说不出具体的大小,那些大臣还以为既然皇帝说不出个什么所以然,那么,节约这事,就算是过去了,就算皇帝再说什么,那也就是把字体稍微缩小一点,应付一下得了。
……
就在诸位大臣都以为松一口气的时候。
杨改革看着自己的手,道:“那就以朕的指甲盖为限,大,不要过朕的大拇指盖,小,不要小过朕的小手指指甲盖……”杨改革看着保养得很好的,很光亮的指甲盖,相当得意的说道。
杨改革心中快活啊!这样小的字,那些大臣个个都上了年纪,还要看这样小的字,哈哈,那可真的是折磨他们啊!
那群大臣一听,大不过大拇指的指甲盖,小不过小手指的指甲盖,个个都拿自己的手出来比一比,有的手比较大一点,还觉得还行,虽然小了很多,但是还能将就,有的人的手则比较廋弱,一看自己的手,心里顿时就凉了半截,这样小的字?如何书写?要人命啊!
当即就有人跳出来反对了:“启禀陛下,微臣以为不妥。”
“有何不妥?说说?”
“启禀陛下,这字,实在太小了,诸位大人很多都是上了年纪的,如何看得清如此细小的字迹?要是因为这个耽误了国事?……”这个人担心的也是有道理的,说得在理,大臣都是上了年纪的,字太小如何看得清?耽误了事谁负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