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自如对平倭有多少把握?”韩爌又问道,刚问完,就觉得自己问错了。他学生的难耐和皇帝比起来,那可真的不是差了一星半点,问自己的学生有多大的把握,还不如问皇帝有多大的把握呢。既然皇帝要打倭国了,那自然是有了把握了,既然皇帝有把握,那就够了,文人去领兵,实际,更显示的是皇帝的姿态,真的打仗,却未必要一个文人去指手画脚,也就是说,实际去袁崇焕也好,去张崇焕也罢,结果都差不多。
“回禀老师,说实话,学生对平倭之事,并无太大的把握,所做的计划,只怕也是不如陛下意的,……倒是陛下那里,只怕是早已有了完备的计划了……”袁崇焕尴尬的说道,他的计划,确实没让皇帝看中。
“……唔,说得是,如何平倭,只怕陛下早已有了准备,陛下向来不做无把握的事,既然已经决定让文臣领兵出海,自然是准备好了一切,自如只管听陛下吩咐就是,倒是要多看,多问,多学,倒是不要辜负了陛下的一番栽培,自如能脱颖而出从一城守将做到一部尚书,除了自己的努力,更多的是陛下的看重,切不可陛下失望……”韩爌又道,他和皇帝也算是利益共同体了,皇帝给他的承诺,他和皇帝达成的协议,以及他这一派人马从陛下那里获得的好处等等都说明,他和皇帝是一条船上的人。
“学生明白,定不会让陛下失望的……”袁崇焕说道。
“好,为师能说的话也就只有这些了,自如回去之后,要把这些话埋在心里,不好到处说……,若是能从中有所得,那是更好……”韩爌说道。
“学生明白了……”袁崇焕答应道。
“……好了,为师也就不留你了,自如身为兵部尚书,在为师这里呆久了,只怕会引起非议……”韩爌又说道。
“那学生就告退了,老师多保重……”袁崇焕以学生的姿态跟韩爌告别。
……
袁崇华走了。韩爌却陷入了深思,皇帝那边,虽然如今还在大规模的用宦官掌控钱财,还在用宦官掌控事物,可皇帝也是不再招收阉人了的,也就是说,实际阉人的根是断了的,曰后宦官所掌握的那些东西,只怕都得回归到文人掌控。
而文臣掌控这一切,皇帝就真的放心?就真的不用太监来平衡文人了?皇帝就真的有那么大的信心能掌控好文人?皇帝的信心来源又在哪里?
韩爌想得有些出神,曰后这大明朝,到底得是一个什么样的大明朝?韩爌很期待。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