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突然让儿子做出这样的举动令众人目瞪口呆。
汉朝君臣议事是立于朝,刻意下跪很少,除非是有罪在身之人。
郭烨依着郭嘉的指示,跪了下来,朝刘协磕了三个头,动作没有半点儿敷衍,甚至都能听到轻微的响声。
“奉孝,这是?”
刘协疑惑不解地望着给他磕头的孩子,朝郭嘉投去询问的眼神。
郭嘉精神一振,表情诚挚,说:“当年若无陛下暗中相助,这个孩子,会死在他娘腹中。陛下,臣亏欠陛下太多,能还多少,臣尽力。”
平心而论,刘协对郭嘉有恩,当年救蔡琰出洛阳,郭嘉利用了刘协,过程不谈,结果是郭嘉欠了刘协一个人情,没有刘协,蔡琰和郭烨,都会死于非命。
郭嘉不敢大言不惭说自己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但是谁对他有恩,他都记在心里,能还多少,尽力而为。
“臣此次前来,带来了些粮食给陛下,可供陛下和大臣们一月所需。”
郭嘉再次微微垂下头颅,轻声道。
殿内群臣不少是清高之人,对郭嘉的接济看做是施舍怜悯,事实上也是如此,他们不屑一顾,宁愿自己去挖草皮吃树根,这些,郭嘉不在乎,他的心意尽到了,就行。
刘协还沉浸在回忆中,思来想去,终于恍然大悟,脱口而出道:“莫非,他是蔡邕之女所出?”
郭嘉还未回话,殿内却传来一人轻蔑的咒骂。
“贱人。”
犹如平地惊雷一般,响过之后,重归平静。
殿内不少大臣脸上露出蔑视之色。
蔡琰与郭嘉,的确伤风败俗,无媒苟合,这一点,郭嘉可以坦然承认。
郭烨挣脱开了郭嘉的手,转身走到董承身后一位大臣面前,仰起头望着那中年人,清秀脸庞满是压抑着的愤怒。
他小小年纪,不会懂得郭嘉与天子以及群臣的博弈,不会懂郭嘉在他们眼中的身份地位。
可是他能听明白话,天子口中的蔡邕是谁?他熟悉的外公,蔡邕之女是谁?他亲生母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