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馆外,刚拐过去,迎面正好走过了一个人。李双印一见,立刻高兴地叫道:“越明,你干嘛去?走,跟师傅喝酒去!”
叫“越明”的这位是个年轻人,也就二十出头的年纪,但气度沉稳,剑眉虎目,身姿英挺,一看就是个人物。
韩立洪一听李双印管这个年轻人叫“越明”,心头就是一乐,因为他来孙氏国术馆,又拜在李双印门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这个叫“越明”的年轻人。
此人叫张越明,也是李双印最出色的徒弟。
张越明现在是保定的商界名流,十几处买卖的大掌柜,但同时,他还是满城天马山大土匪张才明的第十三太保。
韩立洪知道张越明,不是因为“韩立洪”的记忆,而是他自己的,从那位喜欢讲古的老人那儿知道的。
如果那位老人说的都是真的,那这个张越明不论人品,还是能力,都没说的。
七七事变之后,张越明毁家纾难,为了抗曰散尽家财,他后来参加了[***],屡立战功。
保定解放后,张越明成了易县的区长,但在随后的土改中,却惹下了大祸。
在一开始的土改工作中,有些地方犯了极左的错误,易县就是。在连油灯都点不起的村子里,非逼着划出地主富农来。最后,弄得分到土地的农民却起来围攻县政斧。
当时,张越明是向着农民说话的,但被县委书记给关了起来。在农民围攻县政斧时,张越明被农民给劫了出来。
这下,张越明就背上了一口天大的大黑锅。
后来,事情越闹越大。
新来的县委书记依然米有汲取教训,带着一个排的解放军去弹压暴乱,但万没曾想,却被民兵打了伏击,死了二十多个解放军。
最后,上面注意到了易县发生的事儿,纠正了极左的错误,而这件事解决的契机就是张越明投案自首。
死了那么多人,张越明自首,是明知必死而为之。
当时,张越明如果不自首,他有两条路可以走。
一是裹挟民意,要求政斧给他一个说法;二是当时四周还有很多国民党的军队,他可以去投国民党。
但,张越明那条活路也没走,他选了一条死路。
张越明被枪决的时候才三十七岁,每每讲到这里,老人落泪,听的人也落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